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学院和系部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专业建设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体制机制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清真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14-02
一、创新校企“融通多赢”的“双主体”育人机制
在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框架下,旅游管理系(以下简称“我系”)成立了由区内行业领军人物、实践专家和本系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深化内涵建设,创新校企“融通多赢”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我们在4家区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建立了教师流动中心。教师流动中心的主要功能为:一是开展教师挂职锻炼;二是实现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共同研发菜品;三是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论证,共同开发教材等;四是学校教师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五是校企双方共同指导、管理、考核顶岗实习的学生,保证校外实台,教师流动中心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宁夏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是中阿博览会的永久会址,连接着我国与伊斯兰国家的经贸往来。近几年,自治区政府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自治区优势产业之一,清真产业成为了宁夏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清真餐饮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和清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宁夏经济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宁夏回族人口占了全区人口的36%,区内清真餐饮企业占据了餐饮业95%的份额,清真烹饪人才缺口很大,而我系的“清真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又是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设置此专业的院校,因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清真烹饪人才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依据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个阶梯阶段,实行融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为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一学年,专业基础模块,认知行业,训练学生的烹饪基本技能;第二学年,专业技能模块,学习烹调方法,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菜点制作;第三学年,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学设计和管理能力,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贯穿于三年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有效对接。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从初级到高级,典型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顶岗实习循序渐进,理论实践同步进行、相互验证,重新构建以工作任务引领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高操作技能、良好创新意识与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在第六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时,学生从心理上到职业综合能力上完全能适应工作环境和要求,企业由衷地说:“你们的学生上手快、能力强,我们不需要再进行培训,只要告知工作流程和要求,很快就能上手并胜任工作了。
”
三、构建工作任务引领的课程体系
围绕“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培养目标,根据清真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成长阶段和专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全程融入职业素养的培育,并基于餐饮企业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整合、优化专业核心课程,构建“知训融合、阶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