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白的“诗”与“酒”
【摘要】:唐代是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李白的一生是诗的一生,也是酒的一生。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饮酒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的催化剂,也是他浇愁解闷的麻醉剂,更是他能笑傲王侯权贵,又能避祸的良方妙法。李白一生有许多关于酒的传说,他纵酒后写的像《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等千古胜传的名篇更令人惊叹。他一生没有离开过酒,也没有离开过诗,正因如此:谈到他的诗就会谈到他的酒,谈到他的酒也一定要谈到他的诗。
【关键词】: 诗仙; 李白;诗与酒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
李白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鉴,并好行侠。曾于天宝初,任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
李白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四句诗,一写出酒与诗的密切关系,二写出同市井平民的亲近,三写出藐视帝王的尊严。饮酒给他饮出个“傲万户侯”的千首诗,饮出了“酒仙”和“诗仙”的千古美名,也饮出了达官权贵对他的白眼。总之,李白的喜怒哀乐都与喝酒密切相关,他的终生都与酒接下了不解之缘。
李白写了许多饮酒诗,,颇为人们喜爱,民间又有“太白遗风”的酒帘流传后世。李白自诩:“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酒”字在李白的诗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据粗略的统计,在李白的千余首诗中占到五分之一,如果加上与酒有关的词如醅、浆、酿、饮、酌、醉、酣、酩酊、杯、樽、壶、觞、卮、瓶、斗等等,饮酒活动总的出现率达68%,即在一万字中有96字谈酒。”
本文主要就李白的纵酒、李白写诗与醉酒的故事及探讨诗与酒的关系等方面去感受这位文化巨人的魅力。
一、李白的纵酒
李白为何经常喝醉酒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借酒浇愁。 天宝元年,李白来到长安,由吴筠、贺知章等人推荐,很快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任为供奉翰林,为皇帝草拟文诰诏令之类的文件。李白利用与玄宗接近的机会,经常谏劝他,此时的玄宗深居宫中,沉溺声色。他只是把李白看做满足自己享乐的御用文人。因而李白的不受重用。
李白被逐出长安后,郁郁而不得志,于是满腔激愤借酒来倾吐。他在《行路难·其一》中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意思是说,酒和菜的价格是昂贵的,但我吃不下去,只好放下了酒杯和筷子。想渡黄河但冰封流阻,要登太行却积雪满山。看看四周都是岔路,我的了路究竟在哪里呢?诗人以行路的艰难比喻世路的险阻,倾吐出不被重用的愤慨之情。
饮酒消解不了李白的愁杯。在他所写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二、关于李白写诗与醉酒的几个史事或传闻
李白的一生才情奔逸,经历坎坷传奇,流下许多令人惊叹的名篇与传说。其中关于“酒”的故事更是流芳百世,引为佳话。
最有名的传说当属“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饮中八仙歌》)了,据说李白在长安时,有一次
走近李白的诗与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