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宋体四号加粗,居中(若为骈句形式,中间以空格相隔);若有副标题,前加破折号,宋体五号加粗,居右;若有小标题,宋体五号加粗,居中。电头:缩进两个字符,宋体五号加粗,形如:本报讯(记者xxxxxx)。(注意:“记者”后无冒号,不空格;各记者名间以空格相隔)。正文:宋体五号。①全文标点必须为中文标点,严格禁用英文标点。(此为常见错误,尤其是引号、逗号、破折号、省略号,常见中英式混用,请注意上档键的切换)。为让大家更明确中英式标点区别,以下将例举部分:中式:。,“”()——;英式:.,“”()----;②避免“一逗到底”,灵活使用顿号、分号与句号。鼓励正确使用分号,使句子层次更加分明。范例: 慷慨激昂论时事阅古谈今辨风云——人民大学时殷弘教授来校讲座本报讯(记者刘博睿)9月13日晚,由国际问题专家、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时殷弘教授主讲的“革命,革命之后与现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主题讲座在学术交流中心礼堂举行。时殷弘教授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出发,通过解析为什么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分析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由来。接下来,时教授重点阐释了近代以来各种新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冲击与改变。在分析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时,时教授着眼于当今时事,以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为案例进行讲解。他指出:“南海问题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这是面对复杂国际形势与领土争端的基本立场。”时教授还针对当前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国家改革发展的关系等。最后,时教授特别强调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区别并进行了分析,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在人大,时教授就以授课激情澎湃、课堂气氛热烈著称,讲座的现场也印证了这一点。时教授富于激情与活力的语汇贯穿整场讲座,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热情,台下同学无不认真倾听。本次讲座由国际关系学院团委主办,校学生会学习部承办。作为迎新活动的一部分,全体13级新生参加了本次讲座。会后许多新生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能够更多的参加这类活动,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汗水和泪水,只因与校报有关——专访校报第三任主编孔婧杰本报讯(记者袁亮杰)初夏的北京,暖意阵阵,微风静的傍晚,我们的主人公告别一天的忙碌,与记者一同静静整理思绪,分享她在校报的收获与体会。她,便是校报第三任主编、国经系07级——孔婧杰。回忆青葱岁月: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大一时,院报还不叫‘院报’,叫‘国关传真’。我自认为文字功底不错,也想体验一下采访,就报名参加了。”回想起大一时的青涩和稚嫩,孔婧杰微笑着向记者讲述那时的经历,“现在想想,我们当时都好小,在当时的主编品姐的带领下,大家都很开心。”采活动、写稿子,初当记者的孔婧杰争着抢着干活儿,再苦再累也不怕,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当时好多活动都是我去采,领导和老师都认识得差不多了,不过他们可未必认识我,可能会觉得‘这孩子怎么又来了’,都不耐烦了吧。”正因为记者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二时,孔婧杰开始担任责编,且常年驻守最为重要的一版。“我们曾经跟主管校报的唐老师商量过今后校报的内容,唐老师明确说,二三四版可以做得稍微活泼一些,但一版必须是一个正儿巴经‘新闻联播’的样式,这个不能动。”学校一有活动,孔婧杰就会带着记者,亲自到达现场,看看会场布置、座位安排,跟工作人员了
格式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