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肥梦见五种未来
蓄积、迸发、升腾,一股前所未有的气势,正在激荡合肥,“大合肥”已成为当下热点词汇。新的合肥该如何定位?怎样才能实现湖城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日前,合肥市5大规划方案已揭开神秘面纱,未来合肥发展的蓝图将从这五个方案中博采众家之长,并融合各界意见而形成……
面向全球招标,汇集国内外顶尖高手智慧,合肥市5大规划方案昨日揭开面纱
方案一·
空间发展战略尝试“1331”;环湖建设特色旅游镇和田园风貌镇
两城十镇:大湖风光映皖韵
过去是“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城一体”的园林城市,未来的合肥将是“水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城交融”的生态城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提出的方案将合肥定位为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城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以及国际知名的大湖生态宜居城市和休闲旅游目的地。
未来赶超南京杭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认为,一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选对参照的城市很重要,合肥的发展可借鉴的城市就是南京、杭州,未来赶超的对象也是南京、杭州。
方案提出互补性对接上海,用制造基地对接上海的研发基地,用金融后台对接上海的金融中心,用通江达海对接上海的航运中心,可以利用合肥将来航运水运优势,积极吸引龙头快递公司进驻,争取成为区域乃至国家级航空转运中心。同时,差异化竞合南京,共建国家创新中心与合芜宁成长三角。品质上看齐杭州,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吸引人才,营造创新环境。
从“141”到“1331”
合肥曾提出“141”空间发展战略,那么在新的空间形势下,设计单位提出,应该实现“城湖联动,多元发展”,提升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
其中,第一个“1”是指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升级和疏解工业,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大力改善宜居和创业环境。“3”是指创新发展巢湖、庐江和长丰三个城区,其中,特色发展巢湖城区,控制规模、提高档次、纯化功能、突出旅游度假。综合拓展庐江城区,结合农产品物流发展农副加工,并承接部分先进制造业。优质建设长丰城区,合淮一体化的共建平台,突出生态保护,承接部分高新产业。另一个“3”指打造空港新城、庐南循环重化基地和巢北产业新城三大产业增长点。最后的“1”指建设环湖一体新型城乡空间。
旅游“两城映十镇”
美丽的湖边,散落着一个个人口3万人左右的小镇,保留原始的田园风貌……想起来就让人觉得惬意。在这一方案中,设计单位提出环巢湖地区大湖风光悠旷,温泉资源优质,皖韵村庄独特,可以通过功能和空间的创新利用,构筑“两城映十镇”旅游新格局。
“两城”指的是合肥主城和巢湖市,“十镇”指的是环绕巢湖周边的三河、白山、盛桥、槐林、散兵、中垾、烔炀、黄麓、中庙、长临河等十镇,在两城的辐射下,分别打造成特色旅游小镇和田园风貌小镇。
另外,设计单位还规划了一个包括淮南、霍山、潜山等在内的合肥都市旅游圈,提出合肥将被打造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滨湖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方案二
以巢湖为核心,发展北岸城市带、南岸生态带、庐江南部产业带
巢湖半岛:一条隧道牵南北
姥山岛、蛇山岛……现有的这些小岛都不算什么,在UKH&D·上海红东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提出的方案中,合肥将拥有一个巢湖半岛,这座半岛不仅仅具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还将引领产业的发展,并有可能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舟山新区
大合肥五种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