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制度约束的经济增长与资源诅咒的实证分析.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于制度约束的经济增长与资源诅咒的实证分析本文通过使用1992-XX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对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制度约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禀赋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资源诅咒”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我们还发现自然资源的垄断会导致权力寻租,最终削弱制度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关键词]资源禀赋;资源诅咒;制度约束;经济增长;中部六省[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03-0067-07 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就足“资源诅咒”假说。资源诅咒是指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区域,丰富的资源不仅未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统计数据表明:过去50年间,自然资源贫乏国家的人均收入比资源丰富国家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快了3倍,若只统计过去30年的数据,这种差距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资源禀赋陷阱”。据XX年统计资料显示,%,耕地占全国的38%,人口占全国的%,矿产资源占全国的30%,但GDP仅占全国的17%,人均GDP除湖北以外其余五省份均低于全,甚至低于西部一些省份。中部六省丰裕的自然资源不但没有让经济变得富有,反而相对贫穷,“富饶的贫困”甚至成了这一地区的普遍现象。这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自然资源丰裕的中部地区是否也掉入了“资源诅咒”的陷阱。一、文献回顾国外关于资源诅咒的文献,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关系研究一般经济理论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是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许多文献研究却认为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却出现经济增长缓慢、国穷民弱的现象,而一些自然资源贫乏的较高。这个现象被称为“资源诅咒”,是近年来的一大研究热点。日本学者Auty等人对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到底是福还是祸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之间为负相关,经济结构中某些促使采掘业向制造业转变的力量被削弱了。Auty于1993年首次提出了“诅咒资源”的概念,他认为自然资源禀赋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阻碍作用。 SachsandWarner等对“诅咒资源”假说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他们将模型假说从两部门扩展到三部门:可贸易资源部门、可贸易制造业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从而建立了Sachs-Warner模型,并成为“资源沮咒”理论研究的主流模型。Saches等抽取95个发展中国家作为分析样本,资源禀赋指标则以初级产品出口额占GDP的比重表示,收集1970年以来的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即使将区域效应、地理气候、价格波动及制度安排等变量因素纳入研究模型中,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之间的负相关仍然显著存在。而一些其他的文献也得到了相同或者相似的结论。资源诅咒的制度效应与传导机制 1.“荷兰病”效应。自然资源丰裕会产生资源转移效应和价格效应,从而导致制造业的逐渐萎缩。技术外溢和经验曲线效应在制造业中普遍存在,而初级产业部门很少出现这种现象,从长期来看,这样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人才外流,也使得经济体系缺乏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最后致使经济发生衰退。 。挤出效应表现为对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创新的挤出。Gylfason等发现由

基于制度约束的经济增长与资源诅咒的实证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ng1982071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