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农村居民择偶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根据XX年对湖南省农村居民婚育状况的调研数据,将农村居民择偶方式分为自由恋爱和非自由恋爱2种,发现通过亲友、媒人介绍的传统非自由恋爱的择偶方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择偶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和择偶方式的选择呈显著的负向关系,受教育年限和网恋经历对农村居民择偶方式的影响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而政治面貌与农村居民的择偶方式的正向关系在统计上不显著。关键词:农村居民;择偶方式;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19-3736-04 DOI:/ Abstract:Basedonthesurveydataofruralresidents'marriageandmaritalsituationinHunanProvinceinXX,thewayofchoosingaspousewasdividedintotwotypes:freeloveandnon-freelove,andtheresultfoundthatusedthetraditionalnon-,. Keywords:ruralresidents;wayofchoosingaspouse;binarylogisticregressionmodel 择偶是婚姻的前奏。选择合适的配偶组建家庭,是婚姻稳定和家庭幸福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人口的频繁流动,现代因素不断注入农村,农村也从单一、封闭的传统村落向多元、开放的现代社区转变,农村与城市不断交流和融合,农村居民相对传统的婚恋观也受到了现代婚恋观的冲击,农村居民的择偶观念、择偶方式等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本研究主要运用相关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居民的择偶境遇、择偶方式及特征、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有助于了解和改善农村居民择偶状况,以丰富择偶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有学者对择偶方式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叶妍等[1]在探究厦门市流动人口的择偶模式及影响因素过程中对流动人口的择偶途径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通过自由恋爱走向婚姻的比例高达%,通过他人介绍的占到了20%,自由恋爱的择偶方式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比例。潘勇等[2]在对80后农民工择偶模式研究中提出自由恋爱是指在没有他人支配和控制下,进入青春期的男女依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配偶的方式,这也是建国后《婚姻法》所规定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择偶
已婚农村居民择偶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