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沥青砼路面面层施工工法
宋立立
中铁十三局第四工程处
一、前言
沥青砼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且适宜分期修建等优点,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应用。沥青混凝土面层作为沥青路面的一种已成为我国高等级路面的主要型式。由中铁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处承建的301国道博克图至牙克石段A标段k187+~k218+000路面工程,(含长链),,其余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通过此段公路的施工实践及理论分析形成了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
㈠全部机械化施工,流水化作业,提高工程进度。
㈡利用此工法施工,通过对关键技术的控制,可控制工程质量。
㈢通过对各道工序进行检测,实现预期质量目标。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
四、施工工艺
㈠工艺流程
见下页工艺流程图
㈡关键技术
1、原材料检验及应用
2、混合料配合比选定
3、混合料拌制、运输
4、混合料摊铺技术
5、混合料压实与接缝处理
工艺流程图
原材料选定及试验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审批
备料
细集料覆盖
测定混合料中各种料的含量
正式拌和
运料
控制拌和温度
摊铺机摊铺
取样作实验
初压、振压
测混合料的温度
振动压路机复压
测混合料温度
压路机终压
验收
设备安装调试
混合料质量复检
运料覆盖
熨平板预热
检查压实度
试机
测混合料温度
㈢原材料检验及混合料配合比选定
原材料实测项目。(见下表)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标号
试验项目
A-140
针入度(25℃,100g ,5s) ()
120~160
延度(25,5cm/min)不小于(cm)
100
软化点(环球法) (℃)
38~48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蒸发损失实验163,5h
质量损失不大于(%)
1
针入度比不小于(%)
60
闪点(coc) 不小于(℃)
230
注: 当25℃延度达不到100cm时,如15℃延度不小于100cm,也认为是合格的.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二级公路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30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40
视密度不小于(t/m3)
吸水率不大于(%)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3级
坚固性不大于(%)
根据需要进行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
20
水洗法<(%)
1
软石含量不大于(%)
5
面层用细集料及填料质量技术要求
种类
二级公路指标
中砂
;%;~
石屑
;%
矿粉
;含水量不大于1% ;亲水系数<1 ;外观无团粒结块
2、混合料配合比选定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通过配合比设计决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
⑴目标配合比设计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根据路面设计确定的混合类型选择目标矿料级配。
②确定不同规格粒级矿料的配合比。
③根据所选混合料类型初步拟定目标沥青用量。
④采用若干种不同沥青用量的混合料进行马歇尔实验,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通常是以初步拟定的目标沥青用量为中值,%,采用5种不同的沥青用量进行实验。
⑵生产配合比设计
采用间歇式拌和机,烘干的热料经过第二次筛分重新分成3-5个不同粒级的集料,分别进入拌和机内的热料仓,各个热料仓中的集料颗粒组成已不同于冷料仓,因此,需要重新进行矿料配合比计算,以确定各个热料仓集料进入拌和室的比例,并检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这一过程为生产配合比设计。
⑶生产配合比验证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也是正式铺筑沥青面层之前的试拌试铺阶段,通过试拌试铺,为正式铺筑提供经验和数据。具体流程如下页:
按生产配合比试拌
沥青混合料
拌和温度
拌和时间
铺筑试验段
机械配合
摊铺速度
观察和检验混合料
现场评定质量
马歇尔试验
抽提和筛分
与标准对照
碾压方式、遍数
确定矿料配合比和沥青用量
㈣工艺操作要点
1、施工准备:拌和设备选型及场地布置,施工准备,修筑试验段,
2、混合料的拌制、运输
⑴材料供给
根据配合比所确定的集料比例调整各冷料仓向拌和机供料数量;由于仓口开启的大小和皮带运行速度均直接影响冷
沥青溷凝土面层施工工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