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答谢中书书教学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答谢中书书》教学要求:(一)教学目标:。,以至背诵。,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体会大自然的美,理解作者写景的巧妙。(四)德育渗透要点: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在这一环节联系过去所学内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同时简单的诗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要求大家通过研读课文,体味文中的美丽景色,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目标的出示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解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起,这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最后一个“书”是指书信,前一个“书”与“谢中”连读指的是一个人。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适当的背景介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介绍背景时,问题环环相扣自然流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读不准的字。)颓(tuí)歇(xiē)鳞(lín)与(yù)朗读,也是理解文意、品味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不仅能掌握文章的字词及停顿,同时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及停顿。。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学生齐读。(4)学生个别读。(教师做适当点评)五、小组活动找出你们组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然后提问⑴重点字词:四时(四季);歇(消散);鳞(鱼);自(从);复(再);与(参与,这里是欣赏)。⑵重点句子实是欲界之仙都。译: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美景的人了。(3)找个别学生口译文章。(4)带着想象再读课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注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自己找问题共同解决的方法,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老师一人讲解的效果要好。六、探究学习(1)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者在文中用哪一个字来概括它的特点?明确:美。这个字点明了文章的中心。(2)这个字所在的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明确:统领全文

答谢中书书教学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9-01-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