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等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诗人对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形象的喜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天真、调皮、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同学们都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那谁想到了赞美夏天的词语或句子?星期天我从中华路路过时看到小池塘里有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说到池塘、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古诗两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题目。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思考以下问题:1)扩词练习古诗两首中的“首”字并根据组词理解“首”字在本课中的是什么意思?2)说说《池上》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池?(夏)2、简介古诗的作者和故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故事一:他是唐朝著名大诗人,他的邻居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老妇人没有什么文化,但是白居易十分尊重她,白居易每天在家里不断的写诗,写好了修改过后都会念给老妇人听,老妇人听不懂的地方或是嫌他的语言繁琐时就会说出来,白居易回家继续修改,再念给她听,直到老妇人没有意见为止,所以,白居易的诗大多通俗易懂,深入人心。(白居易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故事二:白居易十六岁时,到京城(现在的陕西西安)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有个叫顾况的名士,许多人都到他那里求教,于是白居易就拿着自己的诗集去顾况的府上求教,顾况看白居易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心里就很不以为然接过诗集,引入眼帘的首先是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就是咱们最熟悉的《草》,会的同学一起来背背吧。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古诗,扫除字词障碍。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首、踪、迹、浮、萍、撑、艇”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指导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生字:“首、采、”,齐读部首、结构、笔顺(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古诗深析,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默读古诗,画出难理解的字、词,同桌之间互相帮助,想办法知道它们的意思。 2、老师有感情的范读,生跟读。(二)师提出问题,生解答《池上》前两行——小娃撑小艇,偷采莲回。(师板书)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看”到的画面。(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使你想到了咱们学过的哪篇课文。(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想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2课古诗《池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