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教学内容一、熟悉中医护理发展简史二、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三、中医护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四、中医护理学的学习办法中医护理概念: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施以独特的中医临床操作技术与护理,与医疗共同担负着对患者及老、弱、幼、残进行全身心照顾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中医护理学形成萌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汉唐时期近代及现代明清时期宋金元时期中医护理发展简史(一)萌芽时期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二)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说与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病情观察、护理诊疗技术成书时间:春秋至战国时代神农《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以治疗哮喘,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等等。
《中医护理学绪论》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