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股份案例分析——分析注册会计师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瞿兆玉瞿兆玉,中国蓝田总公司总裁,1948年出生于洪湖市瞿家湾,1968年入伍,曾担任沈阳电信局宣传部长、沈阳行政学院副院长,1992年创立蓝田公司,1999年因在蓝田股票发行材料中作假被中国证监会罚款10万元人民币。蓝田股份自1996年上市以来,以5年间股本扩张了百分之三百六十的骄人业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刘姝威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的学者,2001年,出版《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此时,蓝田股份正在接受证监会调查。刘姝威从蓝田招股说明书到2001年中期财务报告中发现:蓝田的资产结构从1997开始,其资产拼命上涨,与之相对应的是,流动资产却逐年下降。这说明,其整个资产规模是由固定资产来带动的,公司的产品占存货百分比和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异常高于同业平均水平。她认为:蓝田股份的偿债能力越来越恶化;扣除各项成本和费用后,没有净收入来源;不能创造足够的现金流量以维持正常经营活动,也不能保证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出于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她撰写了600字的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刘姝威VS瞿兆玉蓝田股份大事记1989年瞿兆玉在北京创建了中国蓝田总公司。1992年由沈阳市新北副食商场、沈阳市新北制药厂和沈阳莲花大酒店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成立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仍是瞿兆玉。1994年8月沈阳市批准蓝田股份作为农业企业,归口农业部管理。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企业。1999年10月15日证监会宣布,已查实蓝田股份伪造股票发行申报材料。1999年12月蓝田股份更名,公司由“沈阳蓝田”变为“湖北蓝田”。随着沈阳蓝田迁入洪湖市,其主营业务变成农副水产品种养、加工和销售。2002年1月23日蓝田股份全线跌停,。2004年11月瞿兆玉因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和提供虚假注册资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涉及银行至少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6家。而其融资的方式,,蓝田竟然得到了30亿元的银行贷款。蓝田“一只鸭子一年的利润相当于生产两台彩电,”——中国资本市场上最为经典的谎言蓝田造假之路令人深思,总的来说,其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主要有:(一)经营管理不善,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其业绩不佳(二)政企严重不分,治理机制失灵,导致公司发展误入歧途(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当,执业水平偏低,导致其造假行为得逞蓝田造假丑闻曝光之前,曾经是中国股市中的一面红旗,但令人惋惜的是,,求生存,,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管理高层的法制观念极其淡薄,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在公司业绩不佳的困难时期,不是从强化公司管理内涵来着手想办法,求对策,而是视国家法律法规为儿戏,公然造假,知法犯法,,蓝田上市时曾经募集了两个多亿的资金,公司高层应该适时实施正确的投资战略,以引导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是,,蓝田的经营管理环节存在诸多漏洞,诸如资金大量流失和财务报告虚假等等,,我们的启示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造假者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公司管理高层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一)经营管理不善,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其业绩不佳(二)政企严重不分,治理机制失灵,导致公司发展误入歧途蓝田的问题早就存在,应该不会再有人出面给予蓝田贷款支持,但是,令人费解,丑闻败露前一直有不少专业银行盲目对其进行贷款,,,政企严重不分,蓝田的管理高层才敢于知法犯法,,公司治理机制失灵,,公司的董事长一言九鼎,擅自将蓝田交给了一个不懂业务和素质不高的人掌管;另一方面,,盲目投资,管理不善,致使其主业萎缩,,蓝田的真实业绩水平不断下滑,,我们的启示是:市场竞争是很激烈的,一家公司如果不及时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公司内涵,,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正确处理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多地干预企业行为,以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当,执业水平偏低,导致其造假行为得逞蓝田的造假丑闻的曝光,不是来自于对蓝田进行常年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而是来自于业外人士,这着实让人吃惊.
蓝田股份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