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大道和东洲大道)赤壁市信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概述一、项目概述二、编制背景三、编制依据四、研究范围五、工程规模六、主要结论第二章概况一、自然条件二、城市概况三、总体规划简介四、项目概况第三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条件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二、技术条件三、建材供应条件四、生活生产条件第四章工程方案第五章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计划安排一、投资估算二、资金筹措三、实施安排第六章经济评价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一、工程区域环境状况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1、水环境2、大气环境3、声环境4、生态环境5、固体废物三、环境保护措施四、初步结论第八章工程招投标第九章项目实施结论建议一、结论二、建议第一章概述一、项目概述项目名称:赤壁市建设大道、东洲大道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项目法人:赤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单位概况:赤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赤壁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下辖有房地产管理局、城市规划管理局、建筑工程管理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园林管理局、供水总公司、城建综合开发公司、建筑勘察设计院、公共汽车总公司、市政建设公司、建筑公司、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办公室等13个单位,内设办公室/人事教育股、政策法规股、城市建设股、村镇建设股、纪检监察室、燃气办、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公室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机构,全系统目前共有干部职工195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732人,中专、高中学历470人;评聘专业技术人员634人,其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6人,中等职称技术人员130人,初级职称技术人员498人。二、编制背景赤壁市位于湘、鄂、三省经济文化结合部,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享有“鱼米之乡”、“茶麻之乡”、“楠竹之乡”、“猕猴桃之乡”和“中华诗词之乡”的美誉,因公元208年三国赤壁之战而闻名中外。1986年撤县设市,1998年更名为赤壁市。全市方公里,辖九镇一乡三个办事处,总人口52万人。京广电气化复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武广高速铁路纵贯全境,黄金水道万里长江依境而过。“陆扼潇湘咽喉,水控江夏通衢”,赤壁正处于我国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交汇处,北上京津,南下桂粤,东抵宁沪,西溯巴蜀,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近年来,赤壁市按照“高标准规划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高水平经营城市、高效益管理城市”的总体思路,实施“大城建”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工贸旅游城市,推进城镇化进程。自1996年开始,《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已历经1987年、1993年、2002年3次较大修编。1986年该市城市规划区面积仅有6平方公里,,。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该市先后完成了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街景规划、方案设计等7000余项,加强了城市道路、给水、排水、环卫、公交、绿化、燃气、电力、电信等专业规划的编制,加快了小区规划,市政建设规划、街景规划、庭院规划等编制力度,形成了较完善的总规、控制性详规、专业规划的规划体系,重点地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100﹪。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山水园林城市暨工贸旅游城市的要求,赤壁市投资近30亿元,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着力抓好城市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城市服务功能。一是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总面积140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城市道路面积近4平方米,重点建设了建设大道、东洲大道等;,总面积近18万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陆水湖二桥和东洲大桥,为陆水河两岸的行人和车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二是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该市兴建人民广场、火车站广场、大石桥、牛头山小游园、河滨公园、金鸡山公园等,总投资共5500万元,加大了大树进城、拆墙透绿、道路绿化带的改造和建设,新栽樟树4800株,桂花树1800株,完成了赤壁大道、河边大道绿化带的改造;目前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已达到568公顷,公共绿化面积74公顷,绿化率达25﹪。三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先后完成了三国商业城、兴地花园、体育馆、二水厂、会议中心、城建大厦、医疗中心等近100个重点工程项目,并且有一大批重点工程获得咸宁市优良工程。赤壁市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咸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赤壁市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文明城市、湖北省最佳金融信用市、湖北省发展县域经济先进县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政、科技、体育、卫生等先进县市及中华诗词之乡。2008年,赤壁市作为中央、省委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和试点市,其发展也受到中央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域经济发展实
赤壁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