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一、主动探究,朗读感悟1、交流: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看了这些景物,叫人赞叹不已。有一位作家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2、学习第2自然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学生观看录象,谈自己的体会(指名分读第2、3、4自然段)[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扶”学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训练,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①(点击彩塑)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②(点击“彩塑”中的“卧佛”)课文是如何描述卧佛的呢?[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通过上网欣赏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③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①找中心句②读文质疑③品读背诵[归纳出学法,为学生自学下面的段落作一个范例。](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讨论的结果。)[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结合评价,指导朗读)(5)(点击第2自然段填空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6)小结学法。3、学习第3自然段(1)根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3)朗读体会,想象画面。①(点击“壁画”)欣赏各种姿态的飞天图,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学习4、学习第4自然段(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3)指导朗读、背诵。[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②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点击句子“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引导学生改为“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的句式。)③欣赏课文插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发挥想象,从游人说开去。)[将造句训练渗透在“读’的训练中,既没有离开课文,
14、莫高窟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