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二次考,虽然出现了一些失误,但在考试时能发挥80%的水平就不错了,接下来我将分享下我两年的考研经验。先说数学09年数学复习先买的陈的指南,后来发现不适合自己,中期换的李的全书,在选书的问题上走了弯路。体会:陈的指南适合基础很好的小部分人,李的全书适合大众。有人说陈的指南的高数部分比较经典,要优于李的全书,我的看法是。陈的高数部分技巧很多,但在实际考研试题上,用到技巧的地方越来越少,数学真题所涉及的方法基本都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这两本书我个人推荐李的全书。教材的使用:教材上的定义定理要理解好,书上的例题要动手做做,书后题我觉得可以不做,证明题可以先不做,因为有的证明题出题的可能性为0,因为新手还没有接触过全书和真题,不知道真题里是怎么出证明题的,建议:对全书和真题有一定认识后再证明题。在初期阶段一定要把定义定理性质好好的牢记及研究。原因:在大家未来做题的时候,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好多的题是从概念的定义定理性质为出发点进行分析解题的,所以定义定理性质才是大家解题的钥匙,可见其重要性,希望大家以后可以做到一看题就知道考察哪个知识点。我是不提倡直接全书而不教材的,因为全书上的题难度远远大于教材上的,而且好多题涉及到后面的知识点,所以对教材有一定把握后再全书的效果会不错。在平时做题的时候,尤其是选择,大家不要局限选对了就不看其他的选项,曾经有个同学问了道660题(此书全名好像是《基础过关660题》,但版友普遍放映此书并不基础,而且难度较大,我没用过,不多做评论,可以参考其他版友的经验贴),上的一个选择题,书上的答案是选D,其中有个同学大意是这么回答的:这题有什么可研究的,看书去,选D,不解释。但经过我的论证,CD都正确,所以有必要去研究其他的选项,这样你所得到的不只是这一道选择题的价值,也不要局限于具体化的方法,平时做选择,具体化方法后,要用证明或反例进行论证下(平时做题要积累几个反例,例如,版友经常问的一道题:f(x)在0点的导数大于0是否可以推出f(x)在0的小邻域单调递增,这个问题以后会给大家解答),因为用具体化的方法,那么你只会了这道题,但是这个知识点还没有会,也要知道其他的选项为什么错,这样一道选择可以弄会多个知识点,当然真正考试时是越快越准的方法越好,平时做题要总结做题思路。对于数学用书上,我的建议是:教材+全书+其他+真题+模拟题。这里的其他,是比较薄的习题,可以是单门的高数线性概率,哪门弱就多补充哪门。这些书掌握好就能保证你取得不错的分数了,第一轮复时的做题当中一定仔细、谨慎。粗心大意也是很多同学的一大难题。题目明明会做,可答案偏偏不对,后面的大题还好点,还能拿一些步骤分,小题就惨了,一分都没有,复时的作题当中就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般来说有这个问题的同学有一共性,就是在草稿纸上演算时,比较潦草,纸上经常是乱七八糟,想回过头查找一下某道题的计算过程,是很难的一件事。还有就是演算的时候不认真。建议这种同学在使用草稿纸的时候,把纸利用的整齐一些,写的也规整一些,书写认真一些,慢慢就能减少错误率了。平时一定要多动手。很多同学复习数学就像其它文科的复习一样,喜欢看,看例题,看别人做好的题目,觉得自己看一次就能记住。考研论坛的专家说:“只分析别人总结出来的解题方法、步骤。这样做的结果就
11年考研全攻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