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设计_2《孔子拜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感悟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二、复习回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写了我过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2、故事中最关键的人物是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课文中还写到了另外一个人物老子,他给你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 三、深入研究孔子、老子的人物形象 1、是呀,那么在孔子拜师的整个过程中,孔子和老子是如何的谦虚有礼,都还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 2、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⑴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⑵他们的品行又怎样? 3、学前指导。我们说一个人的品行往往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言谈举止)抓住人物的言行来研究人物的品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你可以研究孔子,,也可以研究老子,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一两个句子,认真地读一读,细细地体会体会。 4、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划出让你感动的一两个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5、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词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问:你研究谁?你找到哪个句子来进行研究的?(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进行交流。) 研究孔子: ⑴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理解字面意思,问: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算知识渊博呢?现在字面上的意思懂了,那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吗?自己先去试试?(生自己读)点名读。我好像听到他读的时候强调了几个词语,你听出来了吗?(点名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想读的站起来读。) ⑵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来到了洛阳。①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听了你们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点名说,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动。) ②你是从哪几个词感受到的?(理解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 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孔子赶路的艰难。(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⑶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⑸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这么长的一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觉得可以是哪个成语?) ⑹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