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灌溉试验研究
武朝宝
(山西省汾河水利管理局中心试验站文水·胡兰 032107)
摘要:通过冬小麦生长期不同土壤水分下限的控制灌溉试验,提出了冬小麦在汾河灌区的耗水规律、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提出了试验年的优化土壤水分下限控制指标,并对其研究方法也作了论述。
关键词:土壤水分,水分下限,冬小麦,灌溉试验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B
山西省汾河灌区位于太原盆地,跨三市、十一个县(市、区),是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区,灌区受益面积10万hm2,约占全省水浇地面积的1/10,土地面积为1 ,×104hm2,是山西省主要粮棉生产基地之一。同时还担负着向太原钢铁公司、太原第一热电厂及城市园林供水以及汾河中游段河道管理任务。,年平均蒸发量高达1 mm,~,但年际降雨量变化很大,,最多年份730mm,最少年份仅为260mm左右,尤其是1998年以来连续干旱造成汾河年断流超过300d,汾河水库的蓄水逐年减少,2001年仅蓄水4 500万m3,水资源的短缺不能满足工农业用水需求,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冬小麦是汾河灌区传统主要种植作物,为了研究和探索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寻找冬小麦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及其其耗水规律,制定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技术保障,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在山西省汾河水利管理局中心试验站进行了冬小麦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灌溉试验。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于2006年9月~2007年6月在山西省汾管局中心试验站测坑进行。该站位于山西省文水县胡兰镇,北纬,东经,,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气温在0℃以上总积温为4 300℃,无霜期171d,多年平均降水量456mm,平均蒸发量750mm。土壤0~30cm为中壤土,30~90cm为重黏土,90~150cm为细砂土。0~,%(重量百分比),地下水矿化度为787mg /L,,全盐量0~%,0~%,%。冬小麦品种“晋太170”,于9月26日播种,播量为300kg/hm2,播种深度为5cm,行距为20cm。底肥施复混肥料,施肥量为750kg/ hm2,追肥为尿素,施肥量为750kg/ hm2。6月12日收获。
试验处理设计
根据冬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参照作物耕作栽培和植物生理学方面的有关内容,以及灌溉试验规范,我们把小麦整个生育期细分为发芽出苗期、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成熟期八个生育阶段,各生育阶段的起、止日期按照《灌溉试验规范》上的规定来划分。有了生育阶段划分的结果后,根据历史研究资料,控制性试验将全生育期划分为需水关键期和非关键期两个部分,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为需水关键期,出苗期、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和灌浆成熟期为非需水关键期,需水关键期设计了田持的55%和70%两个水分控制下限,非需水关键
冬小麦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灌溉试验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