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队五问维吾尔青年心得 XX年3月9日,自治区团委向全社会发布了一篇维汉双语版的文章—《五问维吾尔青年》,文章发布后,在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振聋发聩,文章中提出的五个问题发人深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几篇工作队关于五问维吾尔青年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最近,微信朋友圈被一则《五问维吾尔青年》的稿件给刷屏了。我看到后第一时间转发的同时,也引发了自己对维吾尔族以及维吾尔族和祖国的关系更多的思考。我是一个维吾尔族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南疆村落,在伊斯兰教文化里成长,用“劳动换来幸福生活”“用信义结交朋友”是从小在父母那里接受的教育。家乡过去的贫困和中国其他地方的贫困是一样,并不是以民族来区分的,这是发展不可避免的规律。我们和全国人民一样,通过学习和劳动,在努力摆脱贫困,追求幸福和安稳的生活。但是近年来,这种“贫困”被“三股势力”一度妖魔化,这种追求幸福和安稳生活的梦想被“三股势力”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尤其当“维吾尔”被贴上“恐怖分子”的标签,同为维吾尔族的普通老百姓感到羞耻的同时也感到无辜。当“三股势力”的影响被扩大,我们更应该看到那些维吾尔族青年中的正能量。让我印象深刻的,新东方集团演讲师努尔艾力阿不力孜,读高中的时候,学校离家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冬天在零下25度的公交车里站起来背文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北大录取,如今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讲师队伍中脱颖而出,桃李不分民族,助力每个学生的求学梦、个人梦;阿迪力买买提吐热,出生于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贫困家庭,在湖南长沙给家乡美食切糕正了名,XX年云南鲁甸地震时,他组织员工加班加点做切糕,并一路风雨兼程,亲自带着可以解决灾区5万人一天饮食、市值达50多万元的1万斤切糕赶到了灾区;在毕节做烧烤的阿里木,在汉族兄弟帮助下渡过难关,他将卖烤肉挣来的钱帮助身患肾病的贫困学生并拿出5000元在毕节学院建立助学基金……这些榜样所带来的正能量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正确的是非价值观。作为生活在新疆的普通老百姓,新疆发生的恐怖事件最大受害者还是我们维吾尔族,现在不管在哪儿,我们给别人的影响都不是很好,一张新疆身份证在内地总是要接受不断查证和指指点点。在北京参加团中央向上向善好青年宣讲的时候,我和雷锋班班长毕万昌刚入住宾馆房间不久,因为我的一张新疆维吾尔族身份证,民警查房留资料来了,为此毕万昌还和民警争论,说他是劳模是我的好兄弟,凭什么接受这样的盘查;同样在成都,因为我的一张新疆维吾尔族身份证,因审查差点误了火车。这种核实身份、询问、留资料乃至拍照所带来的种种委屈和尴尬,我全都埋在心里,没有一次不配合,因为我深知严苛的审查背后的原因。我所痛恨的只有那些有着维吾尔族身份打着伊斯兰旗号兴风作浪的人,这时候最有力的反击就是我们自己,我们维吾尔族必须团结起来,用实际行动,成为自己民族的发声筒。所以对我个人来说,做好自己的工作,摆明自己的立场,旗帜鲜明的反对一切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人、事及行为,并且用自己
工作队五问维吾尔青年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