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诗意理解选择题1、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澹澹”是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竦峙”是写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受。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C、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D、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2、对《次北固山下》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C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3、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B、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阔”和“悬”传神的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D、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4、对《龟虽寿》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以神龟、螣蛇为喻,目的是说明生命终会消亡的自然规律。B、作者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在表达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豪迈情怀。C、“盈缩之期”以下四句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旨在告诉人们: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听从自然规律的摆布,一个人如果保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5、对《钱塘湖春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句中“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和沉醉于美景的春游的人们的感受。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句话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6、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前三句描绘了九种景物,生动的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和无限的思乡之情。B、这首小令在写法运用了寓景于情
七上诗词选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