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科诊断学教学大纲专科.doc:..《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200032♦英文名称:Diagnostics♦适用专业: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总学时:8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4学时,实践教学22学时♦选用教材:《诊断学》,邓长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第5版一、 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诊断学是研究和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的一门科学,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也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理论讲授和临床实践,使学生学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采集和诊断疾病有关的全部临床资料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客观、系统的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本大纲所安排的课程,根据教学内容捉出不同的深度,需要“掌握”的内容要讲深、讲透,要求学生深刻理解、记忆、并能融会贯通;需要“熟悉”的内容要重点讲,要求学生理解和牢记;需耍“了解”的内容则概括地讲解,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印彖。二、 教学方式与方法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三、 教学内容概述绪论(一) 教学要求阐述诊断学是一门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以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学习掌握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二) :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诊断学的内容;概要介绍近代诊断方法的进展,学习诊断学的方法、要求。: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诊断学的内容。:学习诊断学的方法、要求。(三) 教学内容(按裳握、熟悉、了解三层要求描述)1、熟悉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波检查,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2、了解临床诊断的意义,掌握诊断学在临床医学屮的地位与作用,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四) ?(五) 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诊断学》,邓长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第5版;第一篇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掌握发热的病因与分类;掌握发热的分度;掌握各种热型及相应临床意义;熟悉发热的定义及发热的发生机制、临床过程及特点,了解发热的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二) :发热概念、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发病机制、病因与分类、发热的临床表现、热型及临床意义、伴随症状;:发热的病因与分类,:发热的病因(三) ⑴发热的病因与分类;⑵发热的分度;⑶各种热型及相应临床意义;⑴发热的定义、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⑵发热的发生机制、临床过程及特点:。(四) ???(五)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要求掌握胸痛临床表现;熟悉常见病因、伴随症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三) 教学内容(按掌握、熟悉、了解三层要求描述)1•掌握1) .病因2) .)伴随症状。(四) ??第三节咳嗽、咳痰掌握咳嗽、咳痰的病因及其临床表现;熟悉咳嗽咳痰的发生机制;了解咳嗽、咳痰的伴随症状。(二) :咳嗽咳痰的概念、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咳嗽的病因和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咳嗽的病因、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三) :学握咳嗽咳痰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咳嗽咳痰的发生机制;(1) 咳嗽咳痰的的定义;(2) 咳嗽、咳痰的伴随症状及及问诊要点。(四) ??(五)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一) 教学要求常握咯血的定义及咯血与口腔、鼻咽部出血和呕血的区别重点;常握咯血的病因与机制和临床表现;熟悉咯血的伴随症状及相关疾病。(二) :咯血的定义,咯血与口腔鼻咽部出血和呕血鉴别\病因与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咯血与口腔、鼻咽
临床医学专科诊断学教学大纲专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