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提纲.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9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0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微生物”的含义(什么是微生物)非分类学上名词,来自法语“Microbe”一词。是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二、生物分界(微生物在生物界的位置)1、两界系统(亚里斯多德)动物界Animalia:不具细胞壁,可运动,不行光合作用。植物界Plantae:具有细胞壁,不运动,可行光合作用。三界:原生生物界Protista:(,1866年提出)2、,Science,163:150-160,1969原核生物界Monera:细菌、放线菌等原生生物界Protista:藻类、原生动物、粘菌等真菌界Fungi:酵母、霉菌动物界Animalia:植物界Plantae:五界系统是以细胞结构分化的等级(原核细胞、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以及光合、吸收和摄食这三种主要营养方式有关的组织类型为基础的。六界:加上病毒界。3、三原界(域)系统Woese(1977)用寡聚核苷酸序列编目分析法对60多株细菌的16SrRNA序列进行比较后,惊奇地发现:产甲烷细菌完全没有作为细菌特征的那些序列,于是提出了生命的第三种形式--古细菌(archaebacteria)。随后他又对包括某些真核生物在内的大量菌株进行了16SrRNA(18SrRNA)序列的分析比较,又发现极端嗜盐菌和极端嗜酸、嗜热菌也和产甲烷细菌一样,具有既不同其他细菌也不同于其核生物的序列特征,而它们之间则具有许多共同的序列特征。于是,在此基础上,,(UrKingdom)(后来改称三个域):古细菌(Archaebacteria)、真细菌(Eubacteria)和真核生物(Eukaryotes)。1990年,他为了避免把古细菌也看作是细菌的一类,他又把三原界(域)改称为:Bacteria(细菌)、Archaea(古生菌)和Eukarya(真核生物)。并构建了三原界(域)生物的系统树。四、微生物特点生命基本特征:生命通过它的耐久性、适应性、它的生长及修复的能力和它的繁殖而延续下去,这是生命的基本的和普遍的特征。新陈代谢,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是一切生命的另一基本特征。控制与调节,是生命的又一基本特征。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大小以um计,但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大,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吸收,代谢废物排泄和环境信息接受面。这一特点也是微生物与一切大型生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特点1举例乳酸杆菌:120,000鸡蛋:(200磅):、吸收多、转化快这一特性为高速生长繁殖和产生大量代谢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特点2举例重量相同下:乳酸菌:1小时可分解其体重1000至10000倍乳糖。人:×105小时消耗自身体重1000倍乳糖。产朊假丝酵母: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比大豆强100倍,比食用公牛强10万倍。3、生长旺、繁殖快极高生长繁殖速度,-30分钟分裂一次,若不停分裂,×1043个,菌数增加,营养消耗,代谢积累,限制生长速度。这一特性可在短时间内把大量基质转化为有用产品,缩短科研周期。也有不利一面,如疾病、粮食霉变。4、适应强、易变异极其灵活适应性,对极端环境具有惊人的适应力。(多样的代谢调控机制和多种诱导酶)遗传物质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分布区域广,分布环境广。生理代谢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多,微生物种数多。五、微生物作用1、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作用2、空气与水净化,污水处理3、工农业生产:菌体,代谢产物,代谢活动运用与发酵工业4、对生命科学的贡献尤其是与基因工程的关系。六、分支学科根据不同研究领域和不同研究对象划分第二节:微生物学发展简史一、中国古代在人们真正看到微生物之前,实际上已经猜想或感觉到它们的存在,甚至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应用它们。我国劳动人民已很早就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和作用,也是最早应用微生物的少数国家之一。据考古学推测,我国在8000年以前已经出现了曲蘖酿酒了,4000多年前我国酿酒已十分普遍,2500年前我国人民已发明酿酱、醋,知道用曲治消化道疾病。公元六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著"齐民要术"详细地记载了制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公元九世纪到十世纪我国已发明用鼻苗法种痘,用细菌浸出法开采铜。酒文化,“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书经》“若作酒醴,尔惟曲蘖(nie)”《齐民要术》提倡轮作制。宋真宗时代(公元998-1022)种痘防天花。二、国外微生物学发展巴斯德和柯赫的杰出工作,使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并出现以他们为代表而建立的各分枝学科,例如细菌学、消毒外科技术,免疫学、土壤微生物学、病毒学、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

微生物学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jy0415
  • 文件大小220 KB
  • 时间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