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一个好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不容易有起色,因此,良好的课堂导入艺术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来设计课堂导入,如:复习导入、设置悬念、故事诱导、游戏激趣、创设情境、作品导入等。(一)复习导入法: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通过复习旧知识,如对旧知识进行扼要总结,或提出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引出与它们相联系的新问题,由此导入新课。这种导入突出承上启下的作用,提示学生要运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 如在学习启动“画图”程序和认识“画图”窗口的各部分名称的时候,我就是先让学生演示已经学过的“写字板”程序的启动方法,并指名说出“写字板”窗口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启发学生:“画图”程序的启动方法与“写字板”基本相似,你能试着自己启动吗?这时候学生会很容易尝试打开画图程序的方法,从而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要学的新知识,并促使学生达成对知识的迁移。(二)悬念导入法。指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后自然导入新课学习的一种方式。如在学习“复制”和“粘贴”文字这一内容时,我先给同学们设置悬念:“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比赛,你随便说几个字,你用嘴说,我在电脑上输入,我保证比你说得快,你信不信?”“不信!”回答声不但异口同声,而且声音非常洪亮,这也正是我预料之中的。“不信我们就来比试比试,谁来出题?”一名学生自告奋勇地站了起来,“我们就说微机室前面张贴的文字‘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好,开始!”。我第一遍把字输入的时候,明显落后于口述的学生,但是,我用键盘的快捷键操作方法把这几个字进行了复制,然后开始粘贴,很快口述的学生就跟不上了,同学们的表情也由自信转为了惊讶,都睁大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这样快。这时候我适时发言:“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是怎样取胜的吗?其实这个方法很简单,你想知道这个方法是什么吗?那就是“复制、粘贴”,你想尽快学会吗?”“想!”声音异常响亮, “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究,才有所得。当学生面临问题时需要新知识来解决问题时,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向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揭开“谜底”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听讲。(三)情趣导入法。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进入主题。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情趣导入法是一种非常能引人入胜的方法。如四年级在刚开始学习制作演示文稿时,同学们是第一次接触,演示文稿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对于同学们来说几乎是零,上来就讲效果一定不会太好。为此课前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在宣布了学习内容后,一提到演示文稿,学生果然一脸茫然。于是我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演示文稿课件,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广播功能播放给同学们看。刚播出第一张幻灯片,我就听到了惊叹声,接下来我看到全班同学无不睁大
常村镇实验学校 许亚琼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