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环境税“双赢”效应对我国环境税制设计的启示�
●张晓艳/西安理工大学经济系�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充分说明了当前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环境保�
护的重要政策工具,环境税在遏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已被国际社会认可。因此,适时开征适合�
我国国情的环境税势在必行。本文着重介绍环境税“双赢”效应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国家为例讨论这一�
理论的实践效果及其对我国环境税制设计的启示,提出我国环境税制设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税�“双赢”效应�
镜税增加的收入还可被用来减少其他已存在的税收扭曲,弱�
环境税“双赢”效应的涵义�化税制对劳动和资本的负效应,促进就业的增加和税制效率�
的提高。�
西方经济学家对环境税效应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环镜税”双赢”效�
段。第一阶段的研究以福利经济学家庇古为代表,研究重点�应的涵义描述为:环镜税的开征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污染.�
集中在环境税对负外部性的矫正方面,强调环境税的环境改�实现环镜保护目标;而且还可以通过税收转移,减轻社会福�
善功能。庇古认为由于自然环境提供的服务不能通过市场进�利成本或降低扭曲性税收的比重,改变税制对资本和劳动的�
行交易,所以市场机制无法对市场主体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扭曲现象,形成更多的社会就业和国民生产总值,获得非环�
可能产生的副产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起作用,从而带�境受益。对非环境受益的解释目前有三种观点,即弱”双赢�
来”负外部性”。为了克服”负外部性”所导致的边际私人成�效应、强”双赢”效应和就业”双赢”效应。弱”双赢”效�
本和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差异,政府应当对污染者的每单位�应是指在征收环境税的同时,减少对资本和劳动征税,可以�
产出征收与其所造成的边际损害等值的税,通过支付与污染�降低原有税收的扭曲性,改进税制效率;强“双赢”效应是�
行为相应的价格,把污染者的外部性成本内在化,从而达到�指征收环境税取得的收入可以用于社会福利支出,减少社会�
控制污染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目的。�成员承担的福利成本,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就业”双赢”效�
第二阶段的研究以������和���������为代表,研究�应是指从环境税中取得的收入,可以弥补因减少对资本和劳�
重点侧重于关注环境税对税制效率、社会福利和就业的影响。�动课税而带来的”税收损失”,对资本和劳动课税的减少会促�
������提出对污染行为征税取得的收入,应当被用来减轻社�进就业的增加。�
会福利税费的负担,通过这种税收转移可能以零福利成本或�
负福利成本获得环镜收益,实现环境改善和福利成本降低的�
����国家的实践检验�
“双赢”效应。���������则对环镜税”双赢”效应进行了更�
全面和深入的阐释。���������认为征收环境税除了会产生�环境税”双赢”效应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国家决�
更低的污染外部性,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绿色红利”外,环�策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纷纷以这一理论为指导进行了环境�
����嵫�耵�
������维普资讯�����������
表������国家环境税“双赢”效应实践措施�预期”双
环境税“双赢”效应对我国环境税制设计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