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五章 南戏.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琵琶记·汤药》第五章南戏第一节南戏的形成与发展一、南戏的称名:南戏:与北杂剧相对;俗称戏文,或称南曲戏文,简称南戏文。又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二、(1119-1125)年间(根据近人考证);盛行于南渡之后的南宋时代;南宋王朝偏安于临安(杭州),给南戏的兴盛提供了种种条件。:为什么南戏会产生于温州地区呢?1)环境安定。2)商业发达。3)文化传统。三、南戏发展的四个阶段(现存曲目)1、第一个阶段,大约在北宋末年,南戏初为民间歌舞的小戏。2、第二个阶段,南宋时期,南戏进入临安和其他城市,吸取各种艺术养料,发展为大戏,《张协状元》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3、第三个阶段,元代初期到中期,南戏文与北杂剧互相影响。现存《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4、第四个阶段,元末明初,南戏有了更加突出的发展,《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南戏名剧相继出现,并为后来明代南戏系统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中《琵琶记》和《拜月亭》等优秀剧本的出现,标志着南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并为明清传奇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也为明清传奇奠定了基础。四、南戏的主要特点1、篇幅较长,以“出”(或场)为单位。2、剧本开头,都有题目正名和副末开场。3、以南曲为主,间用北曲、南北联套。4、每场戏,曲牌不限一个宫调,唱词也不限通押一韵。5、凡登场的各门脚色,都可唱,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6、脚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贴、外七色,以生、旦为主7、伴奏乐器,至少有鼓、笛、拍板。8、演员动作为“介”,杂剧谓“科”;9、剧情多悲欢离合,以生旦团圆终场。南戏在形式上自由、灵活的优点,使其在元代后期杂剧渐趋衰微的同时,日渐兴盛起来,到时代及清中叶演变成戏曲的主要形式——传奇。第二节四大传奇戏元代末期,南戏复兴,大型剧作相继问世,《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是南戏复兴之重要作品,称“四大传奇”,又称“古戏四大家”。其思想性虽不高,但情节曲折,极尽悲欢离合之情,故为歌场所重视。四大南戏:《王十朋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一、《荆钗记》表现爱情主题,剧中主要人物王十朋及钱玉莲,不为富贵所引诱,历尽磨难而不变心,表现了忠于爱情、反抗邪恶的品格。他们的悲欢离合是不能以封建的节义来概括的。全剧情真意切,颇为感人,受到后人称赞。二、《白兔记》本故事描写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发迹的故事,在剧中,刘知远是一个被批判的负心人;李三娘的凄苦命运颇为动人。《六十种曲》本《白兔记》语言通俗质朴,有鲜明的民间文学特色。中间保存着民间风俗习惯(报社、祭赛、保穰),可见和民间文学的密切关系。三、《杀狗记》亦称《杀狗劝夫》、《杨德贤妇杀狗劝夫》,写家庭纠纷,赞扬贤妇杨月真劝善惩恶使兄弟重归于好。与其他三部相比,封建糟粕较多,全剧意在宣扬礼教风化,倡导孝悌贤淑。但关目拙劣,绝无效果。且结构松散,拖沓冗杂,全无可取。在四大古戏中成就最低,惟“事俚,词质”,尚为曲家首肯。四、《拜月亭》在“四大传奇”中,以《拜月亭》的成就最高。也称做《王瑞兰闺怨拜月亭》、《蒋世隆拜月亭》。一般认为是元人施惠所作,它是根据关汉卿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写而成。1、内容线索:(1)背景线:王朝内乱引起战乱(由于战乱,很多家族被拆散,人们几乎是流离失所)(2)人物爱情线(主线):主要讲蒋世隆与王瑞兰的爱情发展,同时兼讲陀满兴福和蒋瑞莲的爱情发展。2、人物王瑞兰:是尚书王镇之女。她具有一般贵族小姐的“香闺弱质”和思想教养,但她遭逢战乱之后,思想性格发生了变化:从娇羞软弱逐渐变得大胆刚强;从囿于封建礼教转为勇敢抗争。1)主动要求与书生结伴同行“权说是夫妻”2)突破礼教束缚与所爱结合3)不慕荣华富贵,违御旨抗严父整个戏剧贯穿着对悖理违情的封建道德的批判,并突破一见钟情模式,写了在患难中相爱的爱情故事。

第五章 南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750 KB
  • 时间2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