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精神解读及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XX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科学判明发展形势、正确制定大政方针的重要前提,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新要求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运动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正确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重要经验。革命时期,我们党正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据此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指出“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在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从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历史进程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归根到底,是来自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提高了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创造了巨量的物质财富,这完全得益于大量的、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信息化的生产工具、生产手段的创造和广泛使用。实践给予我们
十九大报告精神解读及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