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国337条款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跟对策.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美国“337”条款对中国商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等)出口的影响与对策摘要:摘要:随着我国对美贸易的快速增长,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限制手段也在发生变化,除了不断加强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外,还越来越多地使用其关税法中的“337条款”。“337条款”主要是规制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尤其是保护美国知识产权人的权益不受进口产品的侵害,但在实践中该条款已日益演变成为美国限制外国产品进口的一种极具杀伤力的贸易保护手段。对此,美国资深律师约尔·拉茨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的采访中指出,针对中国企业的337条款调查将会越来越多。美国337条款调查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针对的是欧洲和日本产品,90年代主要针对的是韩国和我国台湾产品,进入21世纪之后则主要针对我国大陆产品。虽然“337条款”并不是新法,但对我国对美出口贸易的影响却不可小觑,进一步深入研究该条款及相应对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关键词:美国“337条款”中国高新技术产品中国出口贸易美国“337条款”的发展历程“337条款”是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简称,现被汇编在《美国法典》(UnitedStatesCode,)第19编1337节。“337条款”的前身是《1922年关税法》的“316条款”,该条款规定:“如果发现进口贸易中存在不公平竞争方法和不公平行为,关税委员会应将此种情形向总统报告。总统有权提高有关产品的关税,或者禁止这些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为加强在进口贸易中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此基础上,美国国会于1930年制定了“337条款”。后来,该条款成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337条款”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 ~1930年,成形阶段。该时期内,关税委员会作出了4个肯定性裁决,裁决外国仿造美国商品、假冒美的竞争方法或不公平的行为”。 ~1935年,平稳生效阶段。该时期是337条款最初生效的5年,关税委员会的裁定主要集中在专利案件。该时期内,美国海关与专利上诉法院继续支持关税委员会的决定;关税委员会只要提出建议,总统就习惯性地签发禁止某种产品进入美国的命令。 ~1968年,无为阶段。该法在这一阶段几乎未被使用过。起初,关税委员会并未在实践中事实上执行该项法律,后来即使关税委员会提出动议,总统也拒绝签发禁止令。 ,复兴阶段。1968年,一位美国专利持有人向关税委员会提出申诉,声称一种药品未经许可进入了美国市场。关税委员会提出建议之后,总统签发了临时禁止令。随后,又有3起案件获得了禁止令。这是自1936年以来关税委员会第一次根据该法采取行动。在这一阶段,337条款分别于1974年、1976年、1979年、1988年和1994年经历了5次修改。美国“337条款”的内容分析(一)主要内容和立法目的“337条款”的主要内容是:“如果任何进口行为存在不公平竞争方法或者不公平做法(主要指侵犯美国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实用新型设计方案权等知识产权),可能对美国产业造成抑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可以应美国国内企业的申请进行调查。”美国关税法“337条款”的立法目的在于防止美竞争而遭受损害,尤其是在知识产权方面。(二)适用“337条款”的实体要件 :专利、注册商标、版权、

美国337条款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跟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93951664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19-01-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