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工学院2012-2013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论文钓鱼岛主权问题及中日发展趋势的看法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在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但是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把台湾归还给了中国,却把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1971年,美日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等岛屿划入归还区域。这一交易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并由此引发钓鱼岛主权之争。而20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与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随后奉命约见日本驻华大使,要求日方停止非法拦截行动。当晚,日本海上保安厅以嫌疑妨碍公务逮捕这艘中国渔船的船长。同时以涉嫌违反《渔业法》对该船展开调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9日抗议日方荒唐、非法和无效的扣押行为。13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释放了7日非法抓扣的14名中国船员。9月25日凌晨,被日方非法抓扣的渔船船长詹其雄返福州。渔船事件正是此次钓鱼岛之争的导火索。中日关系向来如平静的河流,表面上看似平静,在内部的暗涌不知会在何时喷涌而出,这个暗涌是迟早要发生的。而这次的中国渔船被日本巡逻船冲撞事件可以说是将暗涌喷涌到了人们的面前。日本人说他们有钓鱼岛的主权,我们中国人认为钓鱼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人为什么会这样处理钓鱼岛事件,这么坚持钓鱼岛是他们的呢,而我们又有什么依据可以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论证。日本方面原因:日本政府处理钓鱼岛事件上的方式、方法,与日本这个民族的国民有必然的关系。日本这个民族,为了利益就必须不择手段。有一个美国学者曾经说过:日本作为一个民族,从来就没有讲过信用。言而无信,口蜜腹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是日本在利益之争时的必然手段。日本国内危机重重,巨额国债如何清偿?新经济的引擎何在?国内失业率高居不下问题如何解决?还有老龄化社会对策?日本是否继续钻在美国怀抱里等问题,这些问题比对中国钓鱼岛问题严重多了,可日本领导人需要向国民、外界展示其硬汉形象,转移国内视线,日本为什么不去跟俄罗斯争夺所谓传统的“北方四岛”?只是看到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忍让,误认为中国领导人之间会出现意见不统一,自己有空子可钻。钓鱼岛事件体现了日本口蜜腹剑的民族性格。从日本国另一个方面来看,武士道造就国民性,危机意识与团伙心理导致的日本短视。而日本人自古就受到武士道文化的影响,几乎任何方面都被它所影响,武士道文化使得日本人重视集体,有双重性格,崇拜天皇,有危机意识,冷酷无情……这些都是日本民族的特性。从中国的角度说:我们有以下依据(1)在19世纪末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而中国发现“钓鱼岛”三字在历史文献中出现已有500多年。据史料记载,早在1372年,明太祖遣使杨载诏谕琉球时经过该地,经考察系无人居住且无任何他,于是设大明界碑。我国明永乐元年(1403)出版的《顺风相送》已有钓鱼岛屿的文字记载。据历史记载:1556年,明政府任命胡宗宪为讨倭总督后,在他所编的《筹海图编》中把钓鱼岛屿列入福建省防区,受中国管辖。从钓鱼岛屿的最初发现到清末50
形势与政策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