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教学,“导”来激活大邑县安仁镇学校杜雄侠2011年9月20日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中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然而,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或空洞而渺茫的目标。因为目前的农村美术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既不能像其它考试科目那样通过考试进行评价,又不能成为专业必须重视,学生高兴了就学,不高兴了,就不学。学生都不学了,谈何教育实现。要学生愿意学,美术教师就只有在教学艺术上下功夫了。在农村美术教学中,首先要解决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唯有通过“导”方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了,就想画,就敢画,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导”之妙用便在于此。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导”字上下功夫,研究“导”的艺术,激活美术课堂教学,提高美术教学效率,让美术教学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一、导趣——兴趣激发兴趣是在了解和接触之后产生的,同时,兴趣又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启迪学生智慧的动力。导趣,即通过教师巧妙导入,消除学生可能存在的顾虑,简单进入,快速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们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架设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桥梁,激起学生“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使得师生教与学和谐同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例如,在初一年级下期美术课漫画教学时,针对许多学生不敢画,怕画不好,产生对画画的畏惧心理,我采取煽情的语言:“其实画画很简单,每个人都能画。我敢保证,你画了还想画。来吧,跟我一起画个英文字母‘K’”。“你会画吗?”学生一看就画个“K”这么简单,齐声回答“会”。“大点声!”同学们自信的大声回答:“会”。于是都大胆的拿起了手中的笔把“K”画在纸上。他们跟着我一起画了大大的鼻头,笑弯了腰的眼睛,张开的嘴露出了两排夸张的牙齿,画完耳朵和头发,最后还给这幅漫画配了声音效果。画完之后课堂气氛顿时就活跃了。我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恭喜你,你会画画了!”有些学生认真地品味这幅夸张的漫画,有些学生要求再来一个。学生的兴趣以被激起,为本课的漫画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导看——留心观察观察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必备条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三只脚的鸡,同学们看了都哈哈大笑。我找了个同学来跟我修改。她上讲台檫掉了一只脚,告诉我,鸡只有两只脚。我顺势引导,我们画画需要注重观察,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发现美,并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元素来表达,创出新的艺术。这就是“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比如农村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如民间艺术的美、农村风景的美、农民伯伯劳动的美、农村风俗人情的美等等。农村美术教学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发现生活的真、善、美。有了发现美的一双眼睛也就能够更好地欣赏
杜雄侠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