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章工作环境中的激励
本章学习重点:
激励机制
激励过程
各种激励理论的内容
能运用所学理论诊断所在组织中存在的激励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激励建议
本章知识要点:
第一节激励概述
激励的概念,激励的作用,激励过程的要素
第二节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强化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管理工作中的激励实践
目标管理,奖酬制度,员工参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2
第一节激励概述
3
激励的概念
激励(motivation)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努力方向和毅力。通俗地说,激励就是激发动机和鼓励行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需要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内外诱因对员工加以刺激,唤起员工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这种需要会使个体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促使个体采取措施以减轻或消除紧张,此时,行为动机产生;然后,行为动机会导致个人从事满足需要的某种目标行为。员工的目标是其工作的动力,目标的实现可以很大程度地满足员工的需要。达到了目标,员工需要得到满足,激励过程也就宣告完成。然后新的需要产生,又引起新的行为激励过程。
第一节激励概述
4
激励的作用
西方学者通过对激励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有名的公式;
绩效= f (能力×激励)
在组织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能力相同或相近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工作的成绩会有很大的差距。根据上述公式可知,这种差距主要取决于激励水平。
行为学家格里芬()认为,在企业组织中员工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激励与能力,还取决于员工的工作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P= f (M•A•E)
其中:P代表绩效;M代表激励;A代表能力;E代表环境。
心理学家坎贝尔()和普里查德(),把上述公式更具体化为:
绩效= f (才智水平•技能水平•对工作任务的了解程度•努力于某一工作的选择•努力程度的选择•坚持努力的时间•个体不能控制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上述括弧中第四到第六个因素都是激励水平的问题。
第一节激励概述
5
从大的方面看,激励过程主要有三个部分:需要、动机与行为。可以把这一过程用模型表示出来。
激励过程的要素
需要
心理
紧张
动机
行为
需要满足
紧张消除
新的
需要
第一节激励概述
6
1、需要
需要是个体对其生活和发展的某些条件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现象。
人的需要有三个主要来源:
生理状态的变化引起的需要,如饥饿时对食物的需要等
外部影响诱发的需要,如新款式的物品引起的购物需要等
心理活动引起的需要,如为了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对心理学进行学习的需要
需要的分类:
从需要的起源上来划分,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从需要的对象来划分,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激励过程的要素
第一节激励概述
7
2、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的行为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人们就会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进行活动的动机。
动机的分类:
从动机的起源上来划分,有自然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来划分,人的动机又可分为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激励过程的要素
第一节激励概述
8
3、行为
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
激励过程的要素
第一节激励概述
9
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
不同的行为可能有同一个或相似的动机
2
同一行为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行为表现出来
3
同一个人身上,某些行为中的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4
良好的动机不一定会有良好的行为效果
第二节激励理论
10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激励环境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