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清朝晚期文化.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清朝晚期文化课件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随着西方势力大量涌入中国,冲击着中国封建文化。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性和侵略性在入侵中国的西方文化方面表现出来。大量涌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处于主动地位,中国封建文化处于被动地位。中西文化冲突带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先进和落后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侵略与反抗的冲突。扬弃传统文化的糟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以变革求生存、图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变的必由之路。先进的中国人为此做出的艰辛努力,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 ,中国进步思想演变的进程及主要特征演变进程:①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地主阶级先进人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②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学习西方技术,富国强兵。③19世纪90年代以后维新思想成为中国进步思想主流,以设议院、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④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成为进步思想主流,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⑤一战期间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传统文化。特征:①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②体现出越来越强的反侵略反封建特征。③由于历史剧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④以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为主流,没有为中国找到正确方向。 、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和影响历史必然性、主要成就: 近代中国,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及传统封建思想的冲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增强,科举制再也适应不了形势的发展,难以维持下去。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为举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人才,创办新式学校,从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方面打破科举制度的传统。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摧毁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科举制度,大力培养人才,革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变法法令中,规定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废除八股取士,要为发展资本主义、振兴国家培养人才。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逐渐兴起,清政府为缓和国内不满情绪,宣布实行“新政”。旧教育已是众矢之的,因而教育改革成为“新政”内容之一。建立了新学制。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从此,中国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完全结束,科举制度也随着社会发展走到了尽头,埋入坟墓。这是我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关键步骤,中国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特点: ①教育成就、教育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近代前期,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新旧更迭的急剧变化,反映在教育领域,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西方文化的传入,传统的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动摇,中国教育在扬弃中获得新生和发展。②教育仍然是以一定经济为基础,为一定阶级统治服务。③近代教育改革围绕救亡图存这个中心,以救亡图存为内容,为救亡图存培养人才。影响: 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培养了大批从事实际业务的人才,便于西方科技和新思想的传入,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1905年9月袁世凯、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停止科举、兴办学校。清政府下诏自1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清朝晚期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ang19821012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