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秘境之门走入藏寨历史色尔古:人神共舞 色尔古藏寨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横断山脉中段的黑水县境内,守着一个险要的军事要点。寨子依山而建,远远望去只能看见与山同色的寨子轮廓,要接近它还得突破寨子选中的第一道天然防线——猛河和五里沟。 不是历史没有发现她,而是她不屑于正视历史。 这是岷江上游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村落,汉史将她早期的形象永恒定格在古蚕陵县那遥远的过去。1933年发生了松潘大地震,古蚕陵县永远的沉静在叠溪海子的岷水中,而今她成为旁证古蚕陵县存在的唯一所在。 公元689年,唐王朝在色尔古设置了悉州俯和左封县两个建置的政权机构,并修筑了州俯。719年,唐朝在色尔古建置左封县守提,驻兵500人。在与吐蕃的长期拉锯战中,768年州城被吐蕃攻陷,色尔古开始进入藏文化的初级融合阶段。元朝时期色尔古属于叠溪千户管辖,元朝的动荡政局对边陲的鞭长莫及,使得藏文化的融合不离其左右。而从明朝开始色尔古进入土司统治时期,历史上白石文化与嘉绒文化的大融合拉开序幕。土司的统治由明朝的杂谷土司至清朝的梭磨土司,色尔古深受处于强势地位的藏文化的辐射和熏陶。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色尔古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嘉绒文化气质与风貌。也因为她始终处于历史旋涡的中心,逐步形成了开放型的进取的宗教精神。 多少春秋代序的轮回,烽火狼烟的夜夜守望,她担待;多少斗转星移的逆转,刀光剑影的血腥杀伐,她承受。她屹立在藏、羌、汉三个民族的交叉地带,各种文化在战争与和平中冲突融合,而最终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主流的多元文化体系。 尘埃散尽,当我们盘桓于她的身边,细细打量,发现她是如此深沉厚重而又丰姿绰约,令人叹为奇观。 这就是色尔古,嘉绒藏族第一寨!色尔古这个名字充满野性的诱惑。在当地语言中,“色尔”即豹子,“古”是狼的意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森林茂密,野兽出没,因此得一美名色尔古。它包含五个第一岷江上游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村落(西汉时期古蚕陵县)第一个用野兽命名的村落(狼和豹出没的地方)阿坝州唯一一个大宝法王转世圣地(十一世大宝法王转世圣地)第一个全民皆兵的村落(八卦迷宫、四通八达的防御性村寨)5 、第一个千年古寨(寨内的建筑有一千三百多年以上的老房屋 现在,就让那些岁月凝成的有如星星散落的文化符号,引领我们走进色尔古人神共舞的神秘世界。一、神灵在上 某年某月修建的桥梁轻易破解了这古老的防御体系,走进寨中,总觉得有一双眼睛透过狭小的射击孔窥视着陌生的进入者。色尔古藏寨耸立在山脊的尾部,分上寨、下寨和娃娃寨三个小寨子。全寨一百五十七户户人家,五百九十多口人。 二、大宝法王转世圣地大宝法王藏区称为噶玛巴,是白教的精神领袖,白教又称噶举派,在西藏历史上有三大活佛:达赖、班禅、大宝法王,前两位既是西藏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而唯有噶玛巴只是精神领袖。前两位圆寂后都必须由大宝法王指正转世灵童,所以大宝法王在藏区具有很高的地位。据说他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目前他一共转世十七世。第十一世大宝法王于康熙年间在色尔古藏寨转世,并留下了许多传说与故事。 白石——祖先遗迹,居住权的象征 在色尔古随处可见的白色石头堆砌在屋顶、门楣、窗楣。这些白色的石头从色尔古祖先最早进入这个地区便镶嵌在寨子的年轮中。相传色尔古的祖先在进入这一区域时常常受到其他部落的侵扰,冷兵器时代的寨子总也摆
打开秘境之门 走入藏寨历史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