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青椒之乡.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青椒,大文章。标准化,闯天下。农民富,村庄靓……”这段民谣说的是山西长子县被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的故事,也是长子县推行国家级青椒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的故事。55岁的李生贵,普通但不简单,因为他是长子县大青椒标准化种植的领军人物。长子县电视台有档节目叫“生贵时间”,是教农民怎样种青椒,及种青椒需要注意的事宜。到种植青椒时节,每晚8点半准时播出,长子县30余万农民都在家中收看。李生贵十五六岁时便开始种地。他爱琢磨善总结,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很多经验。1979年,。1980年,他又承包了村里13公顷地试种茄子、青椒获得成功,自此揭开了长子县发展青椒种植历史的一页。种植青椒的成功,轰动了李村,也迅速传到了四里八乡,于是大家都种起了青椒,长子县的青椒种植一下子火了起来。1998年,长子县被农业部等四部委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2000年,长子青椒获得绿色产品认证。生贵式移动大棚是李生贵研制发明的专利产品。生贵式移动大棚为长子青椒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保障和手段,大面积推广也由此开始。一开始,李生贵研究出了第一代竹子结构大棚,可这种棚不耐用。李生贵又研究出了第二代全钢管结构棚,因造价原因推广不是很理想。李生贵又创造了丝管结构简易移动大棚,这种大棚可大可小,内撑外压结构增强了大棚的抗风害能力,建棚的成本大大降低,~3000元,再加上标准化种植的运用,产量、质量明显提升,效益大大提高。李生贵自豪地说:“分种三顷棚,一顷冬棚、二顷春秋移动棚,家家有产业,四季有活干,天天有钱赚,年均3万元。”自从生贵式大棚建成后,~8000元,加上第二茬西葫芦收益又是5000多元,。由大田到大棚,由一季到多季,由挣几百元到上万元,农民们看着赚钱了,大家都开始搞标准化大棚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大。在长子青椒标准化生产过程中,李生贵的经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经过标准化桥梁转化为指导农民种植实践的标准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2004年12月经国家标准委批准,长子县青椒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成为国家级示范区。经过两年时间的建设,示范区建设效益显著,长治市地方标准《绿色农产品大青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以及长子县质量技监局制定的《青椒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等一整套绿色青椒标准化体系趋于完善。通过标准化培训和指导,农民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目前,长子青椒以其个大肉厚、色泽浓绿、味甜清脆、耐贮易运等特点,畅销京、津、沪、粤等全国20多个省市。目前长子县大青椒正以每年新增4000个大棚的速度,超过万顷青椒大棚的方向快速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青椒之乡。青椒标准化生产使得李村漂亮了:规划整齐的排排二层小楼前,平整干净的致富路通向青椒大棚,村中的小公园内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滋润。村民喜滋滋地告诉我们:“这瓷砖楼房都是大辣子(青椒)垒起来的!”山西长子"中国青椒之乡"支柱产业走下坡路2008年12月15日09:42 中新山西网12月15日电长子县种植大青椒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长子县南漳镇是该县青椒种植的重点乡镇之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青椒种植较少,由集体的队组种植。当时信息闭塞、道路不畅,每到采收季节,常常因为卖不出去而烂掉。有

中国青椒之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1.23 MB
  • 时间201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