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中学高二年级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科试卷命题:黄维沛审题:何定聪本试卷共10页,4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另配有答题卡1张(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这份答题卡上作答)。注意事项:,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9位新编市统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处。,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方框内(不得超出答题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在框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交回。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共60分)1、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不正确的是(),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一定呈“J”,“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②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③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④提出合理的假设。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捕食、共生 、捕食、、共生、捕食 、竞争、共生7、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①抗原与抗体结合②消化道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CO2在人体内的运输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⑥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A.①②⑥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④⑥8、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乳酸、、二氧化碳、、乳酸、碳酸氢钠9、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正确的是()①②(),错误的是(),有的不表现出明显症状,却获得了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能力,这种免疫类型和所受的病毒分别属于( )、、、、抗体13、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下表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0-.、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胰岛素过多)
高一月月清自我检测题-中山桂山中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