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复习资料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1)软件不同于硬件,它是计算机系统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在写出程序代码并在计算机上试运行之前软件开发过程的进展情况较难衡量。很难检验开发的正确性且软件开发的质量也较难评价。因此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相当困难。此外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发现错误很可能是遇到了一个在开发期间引入的但在测试阶段没有能够检测出来的错误,所以软件维护常常意味着修改原来的设计。这样维护的费用十分惊人,客观上使得软件较难维护。(2)软件开发的过程是多人分工合作分阶段完成的过程,参与人员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十分重要。但是,相当多的软件开发人员对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存在不少错误的观念。在实践的过程中没有采用工程化的方法,或多或少采用了一些错误的方法和技术。这是造成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3)开发和管理人员只重视开发而轻视问题的定义,使软件产品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对用户的要求没有完整准确的认识就急于编写程序。这是许多软件开发失败的另一主要原因。事实上,许多用户在开始时并不能准确具体地叙述他们的需要。软件人员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反复多次与用户交流信息,才能真正全面、准确、具体地了解用户的要求。(4)软件管理技术不能满足现代软件开发的需要,没有统一的软件质量管理规范。首先是文档缺乏一致性和完整性,从而失去管理的依据。因为程序只是完整软件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软件产品必须由一组的配置组成,不能只重视程序而应当特别重视软件配置。其次,由于成本估计不准确,资金分配混乱,人员组织不合理,进度安排无序,导致软件技术无法实施。(5)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关系问题上存在错误的观念。软件维护工作通常是在软件完成之后进行的,因此是极端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所以做好软件的定义工作是降低软件成本,提高软件质量的关键。如果软件人员在定义阶段没有正确、全面地理解用户要求,直到测试阶段才发现软件产品不完全符合用户的需要,这时再修改就为时已晚了。另外,在软件生存期的不同结点进行修改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不相同的。在早期引入变更涉及面较小,付出的代价较低,在开发的中期软件配置的许多成分已经完成,引入一个变更可能需要对所有已完成的配置成分都做相应的修改,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逻辑上更复杂。因而付出的代价剧增。在软"已经完成"后再引入变更。则需要付出更高得多的代价。因此,必须把软件维护的观念引入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建立起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正确关系。、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软件工程的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坚持进行阶段评审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软件生命周期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软件维护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靠文档驱动,用户不能全面地认识动态的软件产品。且过于理想化,可能出现设计上的错误。缺乏灵活性。RUP统一过程的四个阶段RUP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4个大的阶段,分别是先启、精化、(构建)和产品化。 可行性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小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解决,从而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需求分析阶段所有分析方法需要遵守的准则必须理解并描述问题的信息域,根据这条准则必须建立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软件应完成的功能,这条准则要求建立功能模型。必须描述作为外部事件结果的软件行为,这条准则要求建立行为准则。必须对描述信息,功能和行为的模型进行分解,用层次的方式展示细节。需求分析的目的准确的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数据字典的作用和概念概念: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作用: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没有流图数据字典难以发挥作用。没有数据字典,数据流图就不严格。数据流图的图形元素→数据流数据的源点或终点变换数据的处理〓数据存储E-R图(非画图题)在ER图中有如下四个成分:矩形框:表示实体,在框中记入实体名。菱形框:表示联系,在框中记入联系名。椭圆形框:表示实体或联系的属性,将属性名记入框中。对于主属性名,则在其名称下划一下划线。连线:实体与属性之间;实体与联系之间;联系与属性之间用直线相连,并在直线上标注联系的类型。(对于一对一联系,要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1;对于一对多联系,要在一的一方写1,多的一方写N;对于多对多关系,则要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N,M。)构成E-R图的3个基本要素是实体型、属性和联系,其表示方法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总结知识点必考题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