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联解体原因十年研究综述.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联解体原因十年研究综述
刘国华、薛晓荣
[内容提要] 研究和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是我国学术界近十年来最重大和最热门的课题之一,也是取得丰硕成果的研究领域之一。学术界普遍认为,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多个层次,而对其研究的成果多集中于历史根源、直接诱因、个人作用等诸方面。其中,对历史根源的探究又侧重于理论、经济、政治、民族等四个领域的内容。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对其研究特点作一初步小结,以期对这一课题更深入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苏联解体;历史根源;斯大林模式;新思维;和平演变
[作者简介] 刘国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苏联史方向研究生。(西安 710062);薛晓荣,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南京 210003)
在我国,认真研究和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教训,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和热忱关注下,广大理论工作者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成绩斐然。据粗略统计,从1992年到2001年,发表在国内报刊上探讨苏联解体原因的文章就有600多篇,出版的相关专著有30多部。在此,拟对有关著作和文章的观点择要进行综述,以期对这一重大课题更深入的研究有所助益。
一历史根源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苏联的解体是“诸多因素的社会合力作用的结果”
[1] 。有远因,也有近因;有外因,也有内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微观原因,也有宏观原因;有下层原因,也有上层原因;有浅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
[2] 。但在探讨什么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时,学者们见仁见智,有理论滞后说,有经济发展落后说,有政治体制僵化说,有苏共蜕变说,有民族冲突说,还有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失败说等等。其中,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历史根源上去寻找答案,认为“苏联传统体制由于弊病太多,已走不下去了,已进入了死胡同”
[3] ,“苏共的瓦解、苏联的解体,总体来说是几十年不断积累下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恶化发展和总爆发的结果。”
[4] 这些传统体制和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理论滞后。这主要是指苏共在思想理论战线上长期的教条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理论的严重滞后与匮乏,导致其决策的频频失误,埋下了失败的种子。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实践。苏联的历史证明,“苏联经济的发展或停滞,政局的稳定或动荡,人民情绪的高涨或低落,党的兴旺或失败,凡此等等,皆依赖于苏共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
[5] 而长期以来,“苏联政界、理论界对马列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不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经验修正和发展马列主义,而是把科学的生气勃勃的马列主义变成封闭的僵死的脱离实践的同人民群众格格不入的教条。这是导致最终丧失社会主义阵地、马列主义阵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6] 有人甚至认为“苏联剧变有多方面的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是苏联领导思想僵化,长期陷于严重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

[7] 有学者进而指出,苏共的教条主义主要表现在三大问题上。第一,苏联一直存在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不准的问题,这导致了政治上的唯意志论。第二,苏联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世界形势作出恰当的估计,结果造成自我封闭、自我禁锢的局面。第三,苏联长期把斯大林体制法律化、凝固化、模式化,违背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造成物质需求大大落后于时代
[8] 。
也有学者认为:苏共在社会的矛盾和斗争理论方面,夸大了社会矛盾,扩大了阶级斗争的范畴,特别是“革命愈胜利,阶级斗争愈尖锐”的政治口号和实践留下了灾难性的后果,化解了国家统一的聚合力。同时,僵化的教条主义与理论禁区也严重阻碍了改革的深度、力度和进程,导致了意识形态毫无战斗力,社会基础越来越薄弱
[9] 。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苏共没有一个坚实的科学的理论基础。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领导人经历了七代,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建设各有各的一套。苏共始终未能掌握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甚至对“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也未能真正搞清楚
[10] 。还有学者认为苏共没有完成对人民大众尤其是农民的意识形态的改造。苏联虽建设成了一个工业国,但相当一部分人的意识仍相当落后,农民习气浓厚;虽然长期起劲宣传建成发达的、成熟的社会主义,实则虚张声势,不过是大地震前的沉寂
[11] 。
(二)经济发展落后。这主要是指苏联在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经济建设没有搞好。有人把它视为众因之根,认为“政治的因素和其他上层建筑的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

[12] 。

苏联解体原因十年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