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家谱——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路口镇戚家岭村潘家湾叙谱——黄州区路口潘氏修谱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潘明孝 潘峰 潘月华 潘月强 潘如艮 潘明章 潘保佑组长:潘明孝 潘峰文学顾问:潘春华编委:潘明章 潘如艮校对:潘如艮财务管理:潘月强参加人员:潘月文 潘明发 潘佑坤 潘月照 潘月美 潘月先农历戌寅年重春月十三日潘恒星校对修改20011年8月潘氏续修宗谱说明书四修宗谱于公元1992年9月召开筹建会,于11月组建就绪,1995年孟春月全面告后发行,但在整个过程中,由于领导人员、经济各方面薄弱,加上时间仓促,难免遗失漏辑和错误,鉴于黄冈路口潘家湾族人根据民间三十六年潘氏合修宗谱湖北区筹委会主任委员一零五世后裔正道先后据史记核实认为:麻城、浠水、孝感、黄冈、黄陂、大冶、利川、沔阳、宜昌九县,宗谱可合,但路口族却是漏辑之一。当然由于社会兵荒马乱时期,各支各派出门谋生,回避现实,固此定居各零碎失散,谱记完整却是困难,因此漏辑在所难免,本届虽然前来与如江老先生联系,由于工作不能深入,故老先生未能商谈造成漏修,幸及四分福详公后裔及本届发行谱谍如实转告,为此促成路口潘家湾族潘峰等人久盼认祖归宗之望,大家一致只申请合修,是为壮举,除自发组建续修小组领导续事宜,故多次来人来电申请合修,以应大同以实现。到场人员:潘昌北先六四修委员会主委员:潘新国品贤一九九八年季春月撰路口牛马岗潘氏宗谱重修宗谱序潘氏宗谱重修报告书苏轼曰:“观其谱,孝顺之心油然而生。”为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及炎黄子孙。自黄帝25年间,华公高云子食采于潘后,孙公传人子贤公自江西武宁迁入浠水尖子庙,几经繁衍,六百余年,后裔不计其数。为此,潘家湾与罗家沟方高坪潘家畈至亲。潘民家湾支祖潘再汝。始祖潘再汝,原系江西瓦西霸人也,生于明朝中,约十七世纪也,至宋朝××年间,祖妣不详,生数子若干人,其繁衍后裔二百余人,分居潘家湾、棋盘冲、肖家湾等地,随后按当地风土人情,职业职能,认及地理方位等特点唤之:“糖大房”“、院二房”、“庄三房”、“高四房”,故有长房辈小,末房辈尊之别。追朔潘再汝支辈至此之因,是因为尊祖驰骋疆场,勇猛无敌,一派武将雄姿,受皇命委派于潘家湾。来时,荒芜人烟,废墟茫茫,其时皇恩浩荡,可免钱粮国课,行至道路中,房可修高一筹,其人仍威风凛凛,受众人所崇拜。约至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间,潘氏小宗谱自立派行为“振道貌岸然光明、如月乃恒、春宣并茂、松柏长青”。至公元1947年由潘卧龙等前辈继《潘氏大同宗谱》重修一次,而后至公元1960年至1970年间,被“文革”浩劫而被遗失,鉴于认派行行至,将已繁衍于“宣”字辈为止,潘氏小家族人将从105世接至《潘氏大同宗谱》的“从”字辈派行上,往下繁衍的潘氏小族人不得连用自己小宗派派行,与大同潘氏宗谱合派下次“大同”族人之路。我族潘氏,自华公高之子食乐于潘居,潘氏家族人才辈出,屡见不鲜,潘氏族人为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不弱于他族异姓,人心思祖,一致认为:小宗谱小派行必是小天小地,潘无二姓,必然向大同宗谱靠拢才是祖辈意愿。故此,亲亲孝悌,团结族人,互相互爱,劝善彰美,弘扬民族精神,立意合修潘氏小宗谱之书,以便后人借鉴和考证。潘氏小宗谱复修,因父辈为数不多,又因父辈们难认叙全,“振”字派行略知一二,“道光”等派行故人也难叙全,只是挠腮追恩,加之后辈能力和水平有限,难免有失误之处,望尊
潘氏家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