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一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目的要求】。,并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个二级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C2H5+OH-→CH3COO-+C2H5OH当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起始浓度相同时,如均为a,则反应速率表示为 (1)式中,x为时间t时反应物消耗掉的浓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将上式积分得 (2)起始浓度a为已知,因此只要由实验测得不同时间t时的x值,以x/(a-x)对t作图,若所得为一直线,证明是二级反应,并可以从直线的斜率求出k值。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参加导电的离子有OH-、Na+和CH3COO-。由于反应体系是很稀的水溶液,可认为CH3COONa是全部电离的。因此,反应前后Na+的浓度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仅仅是导电能力很强的OH-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CH3COO-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因此,可用电导率仪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从而达到跟踪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目的。令G0为t=0时溶液的电导,Gt为时间t时混合溶液的电导,G∞为t=∞(反应完毕)时溶液的电导。则稀溶液中,电导值的减少量与CH3COO-浓度成正比,设K为比例常数,则t=t时, x=x, x=K(G0-Gt)t=∞时, x=a, a=K(G0-G∞)由此可得a-x=K(Gt-G∞)所以a-x和x可以用溶液相应的电导率表示,将其代入(2)式得:重新排列得: 8 (3)因此,只要测不同时间溶液的电导值Gt和起始溶液的电导值G0,然后以Gt对(G0-Gt)/t作图应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1/(ak),由此便求出某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值。将电导与电导率κ的关系式G=κA/l代入(3)式得: (4)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时间溶液的电导率κt和起始溶液的电导率κ0,以κt对(κ0-κt)/t作图,也得一直线,从直线的斜率也可求出反应速率数k值。如果知道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T2)和k(T1),根据Arrhenius公式,可计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E: (5)【仪器试剂】电导率仪1台;电导池1只;恒温水浴1套;停表1支;移液管(50mL,3支、1mL,1支);容量瓶(250mL,1只);磨口三角瓶(200mL,5只)。NaOH(·dm-3);乙酸乙酯(.);电导水。【实验步骤】(·dm-3)相等的乙酸乙酯溶液。其方法是:根据室温下乙酸乙酯的密度,·dm-3的乙酸乙酯水溶液所需的乙酸乙酯的毫升数V,然后用lmL移液管吸取VmL乙酸乙酯注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即可。(±)℃[或(±)℃]。“电学测量技术与仪器”。4.
山大物化实验乙酸乙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