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以其独特的情节安排,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长期被选入高中课本,作为进行文学教育的素材。小说在艺术构思上有其独特之处,我们不妨用“四个一”来概括。首先,一个梦想引出一串故事。小说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描写,主要是从她的梦想开始的。“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总之一句话,她梦想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而且这段描写也是对小说开头内容的具体化。应该说,她的这种梦想,本也无可厚非。但正是由于她的梦想的不切实际,以及对这个梦想的盲目追求,才引出了后来她的带有传奇色彩的际遇。可以说,她的梦想,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基础,是她的性格得以展示的前提,更是她生活中充满悲剧色彩的根源。因此,她的这个梦想,是整个小说情节发展的引子,在小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一次陶醉牵出了十年“噩梦”。在小说中,当她为自己不能有机会与上流社会接触而伤感之时,上帝垂怜,她的丈夫带回来一封请柬。于是她的梦想便有了一丝将要实现的日光。深陷因梦想难以实现而产生的苦恼与无助之中的玛蒂尔德,一见到请柬却高兴不起来,为了舞会的穿着打扮发起了无名之火。还好,丈夫的帮助,朋友的慷慨使她能如愿以偿,并在舞会上出尽了风头,甚至连部长也注意她了。于是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争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的最甜蜜的胜利里”。然而正是这一次的陶醉,使她在仓促之中丢失了借来的项链。一盆冷水浇灭了心头的狂喜,她的噩梦也从此开始。再次,一次转变塑造了一个崭新的人格。如果说,玛蒂尔德曾因梦想而拼命争取机会,那么,她在舞会之后,就为此次舞会上的风光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值得庆幸的是,玛蒂尔德并没有因为这次的灾祸而消沉,她打起精神,勇敢地迎接了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打击。“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慨,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设法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应该说,玛蒂尔德的决定,是她性格中坚韧特性的一次体现。虽然在闲暇之时她还会回味那次舞会上的风光,但她更现实地积攒着每一个铜板。我们可以想像,当她对镜梳妆,见红颜已逝,一定会倍感伤情。但这似乎已不再重要,她更为自己还清了债务而自豪。这一点,无论怎么说,也可以说是玛蒂尔德性格中闪光的部分,也是整篇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情节。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在玛蒂尔德的身上,除了虚荣心之外,还有让人们钦佩的人格与精神。最后,一个结尾荡起无尽的涟漪。艺术作品的结尾,最忌平白。莫泊桑深谙此理。因此在经过了层层铺垫(如佛莱思节夫人对首饰的大方;首饰店只卖出过首饰盒子等),到结尾时,才由佛莱思节夫人向主人公揭穿“首饰是假的”这一真相。然而,小说情节也到此戛然而止。最后的结果如何?玛蒂尔德听到这个消息会有怎样的表现?佛莱思节夫人如何对待首饰与朋友之间的关系?等等。正是因了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大片的空白,让读者去发挥无尽的想像,为这个故事添加一个自己认为完美的结局:喜欢皆大欢喜的,可让佛莱思节夫人高尚;喜欢以悲剧警示人们的,可让玛蒂尔
【课外阅读】《项链》艺术构思中的“四个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