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验八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片的含量.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验八荧光分光光度法 测定诺氟沙星片的含量仪器名称荧光分光光度计国别厂家:日本岛津公司仪器型号:RF-5301PC一概述 什么是荧光呢?当紫外光照射到某些物质的时候,这些物质会发射出各种颜色和不同强度的可见光,而当紫外光停止照射时,这种光线也随之很快地消失,这种光线称为荧光。,提出到在含有一种称为“LignumNephriticum”的木头切片的水溶液中,呈现了极为可爱的天蓝色。直到1852年Stokes在考察奎宁和叶绿素的荧光时,用分光计观察到其荧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稍长些,才判明这种现象是这些物质在吸收光能后重新发射不同波长的光,而不是由光的漫射作用所引起的,从而导入了荧光是光发射的概念。到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包括荧光素、曙红、多环芳烃等600种以上的荧光物质。20世纪以来,荧光现象被研究得更多了,发现了共振荧光、增感荧光,能够进行荧光产率得绝对测定,还进行了荧光寿命的直接测定等等。 荧光分析方法的发展,与仪器应用是分不开的。19世纪以前,荧光的观察是靠肉眼进行的,直到1928年,才由Jette和West提出了第一台光电荧光计。1948年由Studer推出了第一台自动光谱校正装置,到1952年才出现商品化的校正光谱仪器。近几十年来,在其它学科迅速发展的影响下,随着激光、微处理机和电子学的新成就等一些新的科学技术的引入,大大推动了荧光分析方法在理论方面的进展,并且相应地加速了各式各样新型荧光分析仪器的问世,使荧光分析法不断朝着高效、痕量、微观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选择性日益提高,方法的应用范围很宽,包括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公安情报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中。如今,荧光分析法已发展为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光谱化学分析手段。工作原理荧光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和原理图由光源氙弧灯发出的光通过切光器使其变成断续之光以及激发光单色器变成单色光后,此光即为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被测的荧光物质在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出的荧光,经过单色器变成单色荧光后照射于测样品用的光电倍增管上,由其所发生的光电流经过放大器放大输至记录仪,激发光单色器和荧光单色器的光栅均由电动机带动的凸轮所控制,当测绘荧光发射光谱时,将激发光单色器的光栅,固定在最适当的激发光波长处,而让荧光单色器凸轮转动,将各波长的荧光强度讯号输出至记录仪上,所记录的光谱即发射光谱(emissionspectrum),简称荧光光谱。当测绘荧光激发光谱时,将荧光单色器的光栅固定在最适当的荧光波长处,只让激发光单色口的凸轮转动,将各波长的激发光的强度讯号输出至记录仪,所记录的光谱即激发光谱(excitationspectrum)。

试验八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片的含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