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 言 志7.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言志 7/21/,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和作者,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一、诗言志:诗人形象在诗歌中的体现(一)关于“志”——由“小我”的真挚情意过渡到“大我”的永恒执着追求(悲天悯人);有时也体现为“矛盾无奈”。1、羁旅诗:游子的矛盾、孤苦之思乡念家之情。2、山水田园诗:隐士的怡然自得之情,以及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3、咏史诗:吊古讽今,人事沧桑、盛衰无常、自然永恒的感慨。4、咏物诗:借“物”自抒怀抱,表明作者的某种境遇与品格。5、送别诗: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于一般的凄清缠绵、低徊留连,悲凉伤感的情调之外,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6、边塞诗:慷慨悲壮,豪迈激昂,坚定的报国之情;对兵士生活和人类痛苦生活的同情。 (二)关于“言”1、“言”第一层意思为“抒情”。(1)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通常说成“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通常是指“寓情于景”。“寓情于景”通常分为:“情景交融”与“乐景写哀情”。(2)与抒情相应的“表现手法”与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起”是起因,可以是领,也可以是引起,诗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是时空上的拓宽与加深;“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统领全诗、奠定基调——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层层深入——卒章显志衬托或渲染,抑扬变化,托物言志,象征,对比,以小见大等2、“言”第二层意思为“描写”。扣紧“感觉”(视、听、想象等)各种描写组合:动静、虚实、远近高下、点面结合等各种积极修辞:比喻、拟人、借代等与古诗的特殊表达有关:即各种消极修辞。主要有“词性变化、词序颠倒、省略成分”三种 描写与抒情(答题)阅读时要注意:描写过程中对象的处境、感觉中形象的表现及特点答题时注意:概括——层深第一,概括描绘之意境(对象通常为“时地”组合);具体分析(引诗释意——各意象特点)第二,指明特殊,分析出层次性(包括表达技巧、词语的特殊用法等)(意象的丰富性)第三,找原因(结合层次性看诗人之“志”——诗人形象) 3、注意古诗的传统底蕴。主要是借代的运用。如“杜康(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代酒;“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鹧鸪”“杜鹃”寓有悲愤;“长安(《滕王阁序》中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代国都(汉唐是汉民族强盛的代表,所以后世使用多少寓有昔盛今衰的感慨)。《霓裳羽衣曲》——歌舞升平的景象;《后庭花》——萎靡亡国之音;“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边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定声响氛围的借代;“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长亭”“柳岸”“阳关”“折柳”寄托离别,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

诗 言 志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9-01-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