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中州古籍1986年版路大荒《蒲松龄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版袁世硕《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齐鲁书社1988年版马瑞芳《蒲松龄评传》,人民文学1986年版袁世硕《蒲松龄评传》,南京大学2000年版蒲松龄研究所《蒲松龄研究》聊斋艺术网《聊斋志异》参考文献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后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除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一、蒲松龄的生平和创作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著述存世。计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1卷100余阕,戏本3出,俚曲14种,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盛伟整理补订《蒲松龄全集》,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二、《聊斋志异》《地震》(康熙七年,1668,29岁)——《夏雪》、《化男》(康熙四十六年,1707,68岁),四十年左右,康熙十八年(1679)四十岁时第一次结集。(一)版本稿本8卷,16卷铸雪斋抄本12卷历城张希杰乾隆十六年(1751)旧抄二十四卷本清初抄本《异史》18卷青柯亭刻本16卷乾隆三十一年(1766)莱阳赵起杲知不足斋主人鲍廷博聊斋志异手稿现在通行的版本会校、会注、会评本《聊斋志异》,张友鹤辑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年版(一)版本全本新注本《聊斋志异》,朱其铠主编,人民文学1989年版(二)思想内容“孤愤”之书暴露现实社会政治黑暗,同情人民反抗斗争《促织》《席方平》《梦狼》《窦氏》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抨击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危害,希望整肃文场《司文郎》《贾奉雉》《叶生》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讴歌男女情事,寄托人生理想《青凤》《婴宁》《连城》《聂小倩》强调“知己”之爱《瑞云》《乔女》《娇娜》异史氏曰:余于孔生,不羡其得艳妻,而羡其得腻友也。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授魂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