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社会教育 第三章节 社会性教育跟发展.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主要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与教育第二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与教育第三节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第四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与教育第五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第六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与教育学习要求掌握自我、依恋、双性化、亲社会性为、攻击性行为等概念;理解性掌握自我和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知识点:自我的结构、依恋的类型、攻击性行为的类型;能力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教育建议。教学重难点重点:自我、依恋、亲社会行为等常用术语的含义;学前儿童自我评价、依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难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机制和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与教育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一、自我的结构詹姆斯()在19世纪末二、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有关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实验研究——“点红实验”结果:15个月大的幼儿开始能够擦去自己鼻子上的红点,这标志着儿童客体的自我产生。大约在24个月左右的儿童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自我概念。这标志着儿童“自我”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自我发生的顺序:自我认识——自我命名——自我评价,也即“主体我”发展为“客体我”,并开始具有简单的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识记)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8个月之前,婴儿的主体我认知尚未发展;9~12个月,婴儿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12~15个月,主体我得以明确的发展,这时婴儿已能将自己与他人分开。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15~18个月的婴儿开始能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表现为可利用外表特征来认识自己;18~24个月,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认知,这一时期婴儿有了用语言标定自我的能力,具有了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这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社会教育 第三章节 社会性教育跟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73566119
  • 文件大小3.03 MB
  • 时间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