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独山玉在中华玉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作用独山玉独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独山玉在中华玉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岳紫龙
(南阳师范学院独山玉文化研究中心河南南阳 473061)
摘要:独山玉作为中国历史上四大名玉之一,仅在南阳独山产出,以玉质温润、色彩丰富著称于世。独山玉为传承、弘扬中华玉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为中华玉文化的萌芽提供物质基础,为史前中原文化交流提供信息载体,为中华玉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她以独处中原的便利位置和和田玉、岫岩玉及其它地方玉种一起,共同促成了中华玉文化的繁荣,在中华玉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独山玉;玉文化;发展动力;地位与作用

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是世界上用玉最早并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之录了中华文明诞生、延续和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
玉是什么,玉和玉器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是中华玉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的问题。
中国古代玉器绝大部分为透闪石制品。这是矿物学上的玉。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
什么是玉文化?玉文化是在玉器这一特殊载体上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是人类在社会与自然交互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玉材的特殊自然属性,寄托和展现人类思想意识、社会伦理和价值形态的一种文化现象。
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玉崇拜远非一般的灵物崇拜,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哲学、美学、神学和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的综合体现,涉及到社会不同领域的各个层面,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影响、作用及其
流行时间是其他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包含着极其深刻的精神理念和文化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岳紫龙(1979-),男,河南南阳人,南阳师范学院独山玉文化研究中心助教,主要从事玉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南阳师范学院资助,课题编号:nynu200716。
蕴,是中国传统礼制和儒家思想的最高表现形式[2]。
独山玉,色泽鲜艳,质地细腻,硬度高,质优者可同翡翠媲美。法国学者称其为“南阳翡翠”。据河南省地质工作者研究得知,独山玉是一种“蚀变斜长岩”类型的玉石,组成矿物除斜长石外,还有黝帘石、绿帘石、透闪石、绢云母、黑云母等多种矿物。
独山玉作为我国历史上四大名玉之一,仅在南阳独山产出,为传承、弘扬中华玉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华玉文化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 座落在鞍山海城东南45公里处的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3件绿色蛇纹石制作的砍砸器是中国最早出土的玉器,距今约12000 年左右[3]。考古发现,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南召猿人”就在处于南北过渡带的南阳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最迟至旧石器时代晚期,他们就开始掌握玉器的选材、雕刻、研磨等工艺过程。
1959年1月,原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位于独山以南约3公里的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琢玉工具石砣、完整的独玉铲、独玉凿、独玉璜、独玉簮、未加工的玉料及未成形的玉镯、玉璧、玉环等半

独山玉在中华玉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作用独山玉独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8-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