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教材
刑法学课程指定教材:
陈兴良著:《陈兴良刑法学教科书规范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陈兴良刑法教科书
之
规范刑法学
陈兴良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本书阐述的是一种内在于法条,依附于法条的法理,法条所承载的规范在本书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从法条出发,并最终以法条为归宿,对刑法理论进行规范的审视。这个意义上的刑法学,就是本书所谓规范刑法学。
——题记
目录
绪言
第一编刑法序论
第1章刑法概论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
一、刑法的特征
二、刑法的分类
三、刑法的界定
第二节刑法的根据
一、刑法的法律根据
二、刑法的实践根据
第三节刑法的任务
一、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
二、保障机能与保护机能的统一
第四节刑法的体系
一、编
二、章
三、节
四、条
五、款
六、项
七、目
第五节刑法的条文
一、刑法总则条文
二、刑法分则条文
第六节刑法的解释
一、刑法解释的种类
二、刑法解释的方法
第2章刑法原则
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
第二节罪刑平等原则
一、罪刑平等原则的概念
二、罪刑平等原则的立法体现
三、罪刑平等原则的司法适用
第三节罪刑均衡原则
一、罪刑均衡原则的概念
二、罪刑均衡原则的立法体现
三、罪刑均衡原则的司法适用
第3章刑法效力
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刑事管辖原则
二、刑法的属地管辖
三、刑法的属人管辖
四、刑法的保护管辖
五、刑法的普遍管辖
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三、刑法的溯及力
第二编犯罪总论
第4章犯罪概说
第一节犯罪的概念
一、犯罪的形式概念
二、犯罪的实质概念
三、犯罪的混合概念
第二节犯罪的特征
一、刑事违法性
二、法益侵害性
三、应受惩罚性
第三节犯罪的分类
一、重罪与轻罪
二、自然犯与法定罪
三、侵害私法益的犯罪与侵害公法益的犯罪
四、国内犯罪与国际犯罪
第5章犯罪构成I:总说
第一节犯罪构成概说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
二、犯罪构成的沿革
三、犯罪构成的意义
第二节犯罪构成的体系
一、大陆法系递进式的犯罪构成体系
二、苏联及我国耦合式的犯罪构成体系
三、英美法系双层次的犯罪构成体系
四、三位一体的犯罪构成体系
第三节犯罪构成的分类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二、普通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
三、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
四、叙述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犯罪构成
五、封闭的犯罪构成与开放的犯罪构成
第6章犯罪构成II:罪体
第一节罪体概念
一、罪体的概念
二、罪体的内容
三、罪体的意义
第二节行为
一、行为的概念
二、行为的形式之一:作为
三、行为的形式之二:不作为
四、行为的形式之三:持有
第三节客体
一、客体的概念
二、客体的类型
第四节结果
一、结果的概念
二、结果的类型
第五节因果关系
一、因果关系的概念
二、事实的因果关系
三、法律的因果关系
第六节客观的伴随情状
一、犯罪的时间
二、犯罪的地点
第7章犯罪的构成III:罪责
第一节罪责概述
一、罪责的概念
二、罪责的内容
三、罪责的意义
第二节责任能力
一、责任能力的概念
二、责任能力与年龄
三、责任能力与精神病
四、责任能力与生理醉酒
五、责任能力与生理功能丧失
第三节责任形式之一:故意责任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
二、犯罪故意的构成
三、犯罪故意的类型
第四节责任形式之二:过失责任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二、犯罪过失的构成
三、犯罪过失的类型
第五节无罪过事件
一、不可抗力
二、意外事件
第六节主观附随情状
一、犯罪的动机
二、犯罪的目的
第七节刑法的认识错误
一、法律认识错误
二、事实认识错误
第8章犯罪构成Ⅹ:罪量
第一节罪量概述
一、罪量的概念
二、罪量的内容
三、罪量的性质
第二节数额
一、数额的概念
二、数额的类型
三、数额的意义
第三节情节
一、情节的概念
二、情节的类型
三、情节的意义
第9章定罪
第一节定罪概述
一、定罪的概念
二、定罪的内容
三、定罪的意义
第二节定罪原则
一、主观
二、客观
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第三节法条竞合
一、法条竞合的概念
二、法条竞合的种类
三、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
第10章正当化事由
第一节正当化事由概述
一、正当化事由的概念
二、正当化事由的根据
三、正当化事由的分类
第二节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二
规范刑法学刑法规范规范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