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窗前谁种思想树思想思想树窗前思想窗前窗前谁.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窗前谁种思想树
发表评论
淄博第十七中学王玉强 2008年7月13日 15:21:20
浏览数:612 专家浏览:6 | 评论数:258 专家评论:1 | 推荐数:3 专家推荐:1
颜炳学[指导教师]于2008-7-13 15:52:03推荐
点滴所得,皆为珠玉;所积益夥,蔚为大观。
张伟[指导教师]于2008-7-14 15:15:19推荐
常读书,多读书,善思考,才能将知识的珍珠串成熠熠闪光的项链,才能使思想大树根深叶茂。
王存志[课程团队专家]于2008-7-15 19:57:13推荐
思如花发,文情并茂,读来酣畅淋漓,收获颇丰!
窗前谁种思想树
——读书使我的思想成长
 
王玉强
 
 
 
 
1
 
最近,我看了西方人文思想经典著作卡夫卡的《冷眼看世界》,里面有些话十分抽象。试举几例。
①你的左手不知道右手在干什么。
②一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③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④你是作业,四处不见学生。
这些语言十分的抽象,让我们费一番琢磨。但他的理性的光辉,却更加的晶莹,让我们深沉了很多,明白了很多,又反思了很多。由此,想起了李清照的几句词,“窗前谁种芭蕉树?月满中庭,月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月光如水,芭蕉寄情,你可领略大家的千古思想?
2
去年到美国,在拉斯维加斯机场的候机大厅,我偷拍了一张照片,这是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妇人,在有些嘈杂的环境里,在静静地看一本英文书。读书,可以说是美国人自己的事。在夏威夷的客房里当我们打开抽橱,看到还有书,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里面放着三本英文书,其中有一部是圣经。在夏威夷的海滨浴场,在黄金沙滩,有不少青春少女穿着泳装,一方面在享受阳光的恩赐,另一方面,也在打开厚厚的英文书,享受精神的滋养。
从夏威夷到洛杉机的飞机上,我看到一个动人的细节:一位50余岁的美国人,一只手端着桔汁,一只手正关上飞机上的行李箱,而嘴里紧紧叼着一本书。这是飞机上刚刚送了食品之后,这人又想起了需要看书。于是一只手端着桔汁,一只手打开行李箱,拿出书来放在嘴里叼着,这只手再用力把行李箱关上。一边是物质,一边是精神,美国人这一小小的举动告诉我很多。
书,应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书,是伴着人一生的。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应该拥有精神的富足。人的生命,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犹如面包与鲜花。
3
读书为了什么?作家梁衡说:“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
书,是文明的载体。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里踏出了一个深深地凹印。毛泽东则是书不离身,延安时听艾思奇讲哲学,做笔记恭恭敬敬。
梁衡先生说了这样一件事: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完成了《论持久战》,当白崇禧把这本麻纸本小册子送给蒋介石时,蒋介石都喜得如获至宝,发给全军团以上军官每人一本,这本书很快又在美国出版,震惊了世界。事实证明抗日战争就是沿着这一思路进行的。
读书,是对精神的那一半生命的能量补充。
 
4
什么是真正的读书?
周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真正的阅读是与灵魂相同,与情感共鸣的。那是同林黛玉一起哭泣;同雨果一起走进人性的心灵深

窗前谁种思想树思想思想树窗前思想窗前窗前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