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慈善文件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在全县“联合商会”成立大会的发言雷电二0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各位领导、各企业家、同志们:今天我很高兴的参加景泰县联会商会,首先让我代表县慈善会对景泰县联合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祝县联会商会发展壮大。为我县的经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推动我县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让我参加这次会议,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慈善事业,也说明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对慈善事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是一次建立慈善行业机制的尝试。借次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慈善的重要意义及其实现途径和我县慈善事业发展状况。一、充分认识慈善的重要意义,不断发挥它的独特价值和社会作用。什么是慈善,最早出自《魏书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这是我国慈善文化基因中最为重要、最为朴素的思想,即蕴涵了修身养性、仁义爱人的传统思想,也涵括了基于同情和慈悲的普世情怀。经历了现代文明洗礼的当代社会,尤其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逐渐发育的现代慈善意识,在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丰富了慈善的内涵,拓展了人之于之的社会责任边界,更加强调对于每个人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慈善既是传统美德,也是时代风尚。进入新世纪以来,得到了蓬勃发展,成绩斐然,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讲一下慈善的重要意义。(一)慈善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民生。慈善和民生究竟是什么关系呢?2008年在中华慈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特别指出:“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民生有多重要,慈善就会有多重要。正因为慈善对民生的重要性,所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慈善事业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并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并列,成为政府所承担社会保障主体部分的必要补充,成为社会保障体系最后一道防线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完并兼顾效率、公平,就必然会产生贫富差距,那么,许多老弱病残人员需要给予救助就在情理之中了。如何救助弱势群体就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要救助弱势群体,仅仅靠政府包揽下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通过慈善这种社会力量参与,移富济贫式地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盆困地基础设施,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贫富差距缩小,从而达到:国家所关心,就是慈善所关注的;国家所需要的,就是慈善所要做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慈善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二)慈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有力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不断造成我、利益群体的多元化,贫富差距的趋势也在不断扩大,差异性社会格局日益形成,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以“敦促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慈善家”为由提出了“第三次分配”理论。慈善对市场经济机制是无形的社会调节,是一柔性调节,是“富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条件,以此进一步均衡收入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这样一种调节方式”。这种社会调节是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无法比拟的,这个并非是维持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再生产可有可无的环节。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慈善经济的国际化也更加明显。哪个企业慈善元素越多越新,国际竞争力就越强,赢得国际经济市场份额的机会就越优先。中国慈善离不开企业,中国企业也离不开慈善,中国慈善是中国企业涵养慈善元素的土壤,中国慈善的发展必将给中国企业注入强劲的慈善元素。这样,中国企业就更有实力参与国外慈善经济蛋糕的切分,用慈善营销企业,就可能达到国外慈善企业的境地:“10万捐赠、100万宣传、1000万受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慈善对经济的贡献超过了慈善本身,慈善不是企业的负担和包袱,而是企业品质和实力的提升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提升环节。(三)慈善是创新社会管理和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的主要领导干部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和谐稳定。总书记的讲话,不难提炼出这么两个关键词:创新、民本。创新就要从政府“包打天下”,到注重运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合力。“民本”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慈善以公民的微观社会基础介入社会建设管理,在拾遗补缺社会保障体系,辅助救助临时困难群体、助推和谐幸福社会构建中,推动着民生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减少着社会矛盾,改变着社会格局,这
大力弘扬慈善文件 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