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家庭教育论文(或故事)征集评比
培养好习惯需要掌握教育时机
习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最稳定的素质。英国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培根认为:“人们的行动,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人的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怎样能培养出好习惯呢,要掌握好最佳的教育时机是关键。如果在教育孩子时选择了最佳的时机,适时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家长,我深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多么重要,所以我很在意对孩子习惯的培养。专家说0~6岁,是对孩子的培养黄金期。不过因为我身体不好,导致我错过了教育的起跑时期。从他一岁到三岁,一直是他奶奶带的,长辈带孩子虽然很认真,但总是会呵护过度,导致他有一些不良的习惯。起初遇到问题时,我总是会很心急,与孩子不能冷静的沟通,往往是大吼对大哭,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把自己弄得心神疲惫。偶尔还想:“这个小东西,怎么会是我家的孩子?!”想归想,但镇定之后,总得找解决的方法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言如玉。”,我就开始翻找一些关于早教的书籍,很多书中都强调习惯的重要性,有些习惯甚至在胎中就能形成,显然我的起步有些晚了,不过人们总说“不怕起步晚,就怕
不起步”。既然晚了对儿子三年的教育,那么我要把握住剩下来的三年最佳教育期。
首先,要养成他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切从头开始,对他习惯的养成也确实是从他的“头”开始的。每天早晚刷牙、洗脸,对我们来说,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对这3、4岁的小孩子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为了让他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我专门买了给宝宝看的图书和碟片,让他知道刷牙的好处。虽然他看了视频与图片,但他看的是别人的故事,感觉与自己无关,不能坚持早晚刷牙,有一次回乡下,吃了很多糖,突然说牙痛,这时我找到了教育他的最佳时机,对他说:“宝宝没有好好刷牙,细菌进到嘴了,现在开始牙痛了,该怎么办呢?”,他对我说:“要刷牙”,从那天后,他几乎每天都能坚持早晚刷牙了。
“吃饭犹如打仗”,这句话用在我儿子的身上,很贴切。奶奶在村里把他带大,吃饭从没有定过地方,有时要追到田里去喂他几口饭,经常把饭吃凉了,把奶奶累坏了。刚把他从乡下接回来的时候,我也拿他没办法,真想把他钉在椅子上,等他吃完了饭再放了他。显然这种办法是不可能的,怎么办?他三年的习惯不可能一下子就改过来,只能慢慢来了。第一,把他的零食停了。第二,如果他实在不吃就饿他一、二顿。现在,就差时机了。放假了,我特意把他带去海陵公园喂鱼,在那里玩了很长时间,他看到别人在吃东西就说:“我要吃。”
我一看时机到了,就说:“哎呀,刚才把吃的都喂了鱼,妈妈又没带钱,怎么办呢?”他说:“我们回家吧!”,于是他拉着我的手,就要回家。一到家中,我母亲早就把饭煮好了,儿子闻到饭菜的香味,就笑着说:“好香呀,我要吃饭。”那一天他吃了很多。
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我家的当然也不例外,可是他看起来就没完,到了吃饭的时间不吃饭,到了睡觉的时间不睡觉,弄得家人很头痛。总不能把电视藏起来吧,也不能让他以后再也不看动画片吧。有一次他看电视里放的《汽车总动员》,时间很长,他一直在揉眼睛,这时我看准了时机,对他说:“宝宝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了,眼睛累了吧,要记得巧虎(家庭教育光碟里的主角)的话呀,时间
家庭教育论文0142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