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水污染防治篇
课题一水污染防治概述
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水污染产生的原因
2、了解水资源基本概况
3、理解地面水质标准
4、知道废水治理的一般原则和处理方法
作业:
1、解释:水体、水体污染、水体自净
2、诠释水质指标符号的含义:
DO、COD、CODcr、BOD5、SS。
3、填空:
①水体污染物根据其特性一般分为———、————、—————三大类;废水处理方法可以选择—————、————、————等。
②地面水体按使用功能分为五大类,其中Ⅰ类水源主要适用于————————————————————Ⅱ类水源主要适用于————————————————————。
4、简答题:废水治理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哪些?
水资源与水体污染
地下水,其中,海水占 %,%,
这些淡水中约有75%以冰冠和冰川的形
式存在于地球的两极,可以直接被人类
%。
水资源:包括一切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地表水与
水体与水质
水体: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总称,它包括水中的溶
解物、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
水质:是指水相的各种性质。如,水温、pH值、
DO、COD、BOD、SS等。
水体污染:由于某些物质介入水体,改变了水体
的某些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放射性
等方面的特性,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
用,危害人类健康,造成水质恶化,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水体污染物与水质指标
1、水体污染物的分类及主要来源:
水体污染物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
物、生物性污染物三大类。它们的主要来源见教材P10-。
2、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分类:
物理学指标:温度、色度、浊度、电导率、悬浮物等。
化学指标:pH值、硬度、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
有机磷、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要
量等。
生物学指标: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大肠菌群等。
(2)主要水质指标简介:
悬浮物(SS):表明水中不溶物含量多少的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5): 五天生化需氧量,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多
少或表示水中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化学需氧量(COD): 反映水中有机物和其它还原性物质的总
量。(常用氧化剂为KMnO4、K2CrO7)
CODCr:表示以K2Cr2O7作氧化剂的化学需氧量。
重金属: 显著重金属——汞、镉、铅、砷、硒等;
一般重金属——锌、铜、钴、镍、锡等。
大肠菌群: 反映水体被病原体污染的程度。
其它指标:pH值、有毒物质、营养物质、细菌、病毒
等。
地面和海洋水水质指标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面水体分类:(按使用功能分为五大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
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
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等;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
的娱乐用水;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应水和一般景观用水。
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要求及项技术指
标见教材P14-
所示。
海洋水质标准:(按功能可以分为三类)见教
材P1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标准按地面水域使用功能
和污水排放去向,对向地
面水域和城市下水道排放
的污水,规定分别执行一、
二、三级标准。
即:对特殊保护区域(Ⅰ、Ⅱ类水域)———不得新建排污口;
对重点保护区域(Ⅲ类水域)————执行一级排放标准;
对一般保护水域(Ⅳ、Ⅴ类水域)——执行二级排放标准;
对排入城镇下水道,并进入污水处理厂—执行三级排放
标准。
该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污染物:是指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
人体产生长远影响者。如:汞、镉、
铬、砷、铅、苯并芘等。
第二类污染物:是指产生的长远影响远小于第一类
污染物质的。如:酸度、色度、
BOD、COD、石油类、动植物油、
硫化物、氟化物、铜、锌、锰等。
水体自净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其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推移,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而逐渐降低甚至消除的自然净化过程。
水体自净的方式:物理净化、化学与物理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废水治理原则及处理方法的选择
1、废水治理一般原则
合理规划与布局——控制污染源头
改进生产工艺,进行绿色化的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优化治理技术——节省投资成本
废物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水污染防治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