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说课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5课古诗两首中的《回乡偶书》,这首诗是久客异乡的贺知章86岁返回故里写的一首感怀诗。这首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人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心情难以平静。诗的感情自然、逼真,人情味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古诗文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通过有感情地诵读,理解诗意。3、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三、教法、学法这首诗虽时代久远,但语言精炼,表达简洁,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诗句本身的意思并不难,但是想要感悟,理解作者垂暮之年返乡的悲喜交加之情是不容易的。要使学生通过学古诗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从情感上得到美的体验,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体会,去感悟。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了解诗的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优美的古筝乐曲中感悟诗所表达的情感。四、教学过程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如下四个环节:(一)启情导入(课件出示一位两鬓花白的老人)这是唐朝一位著名的诗人,让学生猜猜这是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介绍诗人,老师再以补充,(课件出示)以此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为下文感悟诗情作好铺垫。(二)初读感知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古诗大意基础上,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古诗内容的了解,大致了解一下这首诗写什么。(三)重点感悟体会诗人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我打算从以下两个方面突破这个难点。一是激发想象,融入诗境。(课件出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句只要稍加想象,学生就能很好地表现出来。所以我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诗人当时那种悲喜交加的情感,也就达到悟情的目的。二、以读为本,以读悟情。诗读百遍,其意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读也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正确
《回乡偶书》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