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猪的区域性联合育种
宋元冬
河南省畜禽改良站
摘要:提高猪及其产品的质量,关键在于种猪的质量。突破企业育种界限,开展区域性联合育种,充分利用已
有的优良种猪资源,实现种猪质量的快速、可持续遗传改良。
1 区域联合育种
区域联合育种就是区域分散核心群育种,是将一定区域内多个种猪场的遗传资源结合到一起,
形成大的核心群,开展统一规范的性能测定,统一进行遗传评估,选出优秀的种公猪,供参与联
合育种的各个猪场共同使用。
联合育种可以改变现有育种群单一封闭的传统育种模式,创造区域优质种猪资源共享,将大大
扩大育种群规模,提高种猪选择强度,提高遗传评定的准确度,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
联合育种是加快种猪遗传改良,提高猪的育种效益的最佳途径,也是提高自身优质种猪资源的发
现能力、选育水平,增强养猪核心竞争的关键。由于我国养猪业的现状和特点,开展有效的区域联
合育种,应成为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猪遗传改良的主要模式。
2 区域性联合育种组织形式
联合育种组织需要政府、科研院校、企业的通力合,在统一的育种规划下建立广泛的场间遗传
联系,实现统一的遗传评估,形成育种利益共同体,选育出优良的种猪。由于各地区经济的不平
衡性,生猪生产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联合育种也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组织形式。
组织原则
公益性。联合育种组织应坚持公益性原则,以提高区域内生猪生产水平为目的,而非商业
盈利。
公正性。联合育种组织应坚持公正性原则,在生猪生产环节中作为一个独立单位发挥作用,
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企业,严守企业商业秘密。
科学性。联合育种组织应坚持科学性原则,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保证评估规范科学。
服务性。联合育种组织应坚持服务性原则,及时反馈各种数据指导企业生产,积极推动基
因交换和技术交流,促进各个企业共同提高。
自愿性。联合育种组织应坚持自愿性原则,各参予成员自主决定参加或退出.
联合育种组织形式
1
协作组制。成立联合育种协作组,订立章程,设立理事会组织开展联合育种。目前采用的
主要形式。
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制。在行业协会或经济合作组织框架内组织开展联合育种。
联合体制。由参予联合育种的所有成员共同出资成立经济联合体组织开展联合育种,各个成
员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育种公司。以一个或几个大公司为主,联合其他企业共同出资设立新公司组织联合育种,各
个成员以出资额享有权利和义务。
3 加快实施区域性联合育种
加强领导
成立联合育种组织。要成立由政府主管部门、技术推广部门、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
院所、种猪场等组成的联合育种组织,开展区域性生猪联合育种。联合育种组织为非盈利性,要
争取政府、企业等多方支持,增强经费保障,确保工作开展。利用国家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
有利时机,引导、鼓励种猪场和公猪站参与联合育种,以促进联合育种工作的开展。成立专家组
和遗传评估中心,由专家组指导育种工作,进行遗传评估;遗传评估中民负责日常工作。
确定育种规划。育种工作是长期性工作,要制定系统、持久的育种规。育种规划要结合地
方
浅析猪的区域性联合育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