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代青花瓷.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明代青花瓷 崛起的轨中国明代青花瓷迹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其烧制技术成熟于元末至正年间,青花瓷发展至鼎盛、形成中国瓷器主流地位的时期则是在明代,也是明代主要的外销瓷。明代青花瓷的外销与明代政治、经济政策尤其是对外政策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对外销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明代青花瓷的外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政府对外政策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明初青花瓷流行海外,推动了中国瓷器发展走向的改变,商业化使青花瓷从宫廷上层走向社会时尚,最终使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代表。这一过程在明代有两个发展契机:一是永乐、宣德年间的郑和下西洋;一是成化年间进口钴料向国产钴料的成功转换。结论是明代青花瓷的发展与大航海时代和社会变迁紧密相连,这一问题启示了对于中外文明与明代社会文化的多元思考。,,。 盘撇口,弧壁,圈足。砂底无釉,有褐色斑点,俗称“糊米底”。盘里口饰双弦纹,盘心青花双线圈内绘两只奔腾追逐的麒麟及朵云纹。盘外壁绘首尾相逐的麒麟,间以朵云纹。外口沿楷书“大明成化年制”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高46cm,,。 瓶唇口,长颈,球形腹,平底。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缠枝莲纹和上仰变形如意头纹,其内绘花蕾。腹部为缠枝花卉纹。素底无釉。肩部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横排款。 此器形体高大端庄,纹饰细密严谨。明永乐青花瓷永乐、宣德两朝是我国青花瓷器史上的黄金时代,其青花瓷之胎质、底釉、绘画,无一不精。此  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盘使用永乐时由西洋进口的“苏泥勃青”料,浓重艳丽,渗入胎骨,并有自然晕散形成的“铁锈斑”,手抚之有凹凸不平之感。国内外现存传世的永乐青花瓷,大盘往往以花卉为装饰题材,用枇杷绶带鸟为主题图案的较少见,就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完整的只有三件: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一件,天津艺术博物馆一件,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这件最为精美。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菱口盘     此盘口沿及器壁呈12瓣菱花式,整个大盘如同盛开的莲花。撇口宽折沿,唇口凸起,浅弧壁,广底,圈足,平砂底无釉,通体内外绘青花纹饰。青花色泽鲜艳,造型精巧朴实,纹饰清晰,富有层次感。釉面莹润,菱形边塑造精致,绘画精雅。此盘为传世名品。最早为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后为美国和日本的藏家相继收藏,前后40多年间,经过3次拍卖,流传有序。2006年北京华辰秋季拍卖“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以209万元成交。青花缠枝菊纹棱口盏托浅弧壁和宽板沿被楔压成相等的八棱形,内外壁和板沿上的纹饰依次为临瓣仰莲纹、16组成双回纹、缠枝纹和8组折枝莲纹,每层纹饰均按模压的尺寸均匀排列:盖托中央绘折枝牡丹,外围凸脊以承杯,再外是缠枝菊纹;白釉黏稠。气泡密集,器底无釉,火石红显著。青花花卉纹盖罐景德镇窑洪武时烧造。胎体洁白坚密,釉色白而带淡青色,器身呈12瓣瓜棱形,盖作荷叶形,宝顶纽。青花釉色略呈灰褐。器形硕大,浑厚雄伟,通体装饰繁密而分明的17层花纹,主次协调,生动活泼,反映出当时高超的瓷器工艺制作水平。

明代青花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1.13 MB
  • 时间2019-01-28